原标题:外国人眼中的创城变化
马珂、Mike和女儿
居民素质越来越高
“他叫Mike,来自美国;我叫马珂,来自济宁。如今,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在济宁闯出一份事业!”马珂告诉记者。
上周末,记者在新世纪广场见到了Mike一家。“我和马珂是在韩国留学时结识并相恋的,起初我们想回到我的家乡美国德克萨斯州,但由于马珂是独生女,我俩便商量着来中国发展。”Mike 说,他第一次来济宁是2013年春节,虽然这里的市民非常善良、热情,但当时的他仍未萌生留居的想法。“但从那以后,我每次来岳父家拜访,总会发现这座城市的新变化:环境越来越好,居民素质越来越高。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这里。”Mike告诉记者,2016年的一个偶然机会,他成了一名外教,和妻子正式留居济宁。
据小两口回忆,真正让Mike 爱上并主动融入这座城市是因为2017年年初的一次经历。“那天他在新世纪广场遛弯时手机掉了,四处寻找也没个结果。本来已经打算放弃了,没想到第二天,红星新村派出所的民警联系到Mike的同事并归还了手机。”马珂告诉记者,是在新世纪广场遛弯的市民捡到了手机并交给了广场上的保安,保安又交到了派出所。通过这件事,让原本因语言障碍而不善与本地人沟通的Mike 变得更加开朗。“下一步,我们打算自己攒钱买房子,永远扎根济宁!”Mike坚定地告诉记者。“这不,今年我们将留学时的同学介绍到济宁工作,曾经的同窗现在是我的同事,他也来自美国。”据Mike夫妇介绍,做出以上决定正是因为他们看到这座城市的巨大前景。“通过互联网,我不断向国外的朋友发出邀请,如果接受不了大城市节奏,那么济宁所能给予的舒适以及安逸一定是不二之选。”Mike说。
在新世纪广场采访的过程中,大女儿马亚捷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而她将喝过的酸奶盒主动投放至垃圾箱的做法,更是引得路人夸赞。(万德龙 报道)
John
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和谐
John是一名在济宁生活的美国人,现在是孔子国际学校高中国际部的英语外教。今年是John来济宁的第三个年头,在济宁工作、生活的这三年,他亲眼见证着济宁发生的一点一滴的变化。尤其是自创城以来,他发现小区、街道变得更加干净、整洁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和谐了。“创建文明城市以来,不管是生活的小区,还是公园等公共区域内,卫生环境都变得更加清洁;商场、市场也变得更加规范、有序;公共交通也很方便,出门就有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出行很环保。”John说,在济宁生活,他感受最深的就是人们很友好,尤其是这一两年,济宁市民的英语水平有了极大提升,有时走在街上碰到会讲英语的市民也会聊上几句,感觉很亲近。John还告诉记者,他非常喜欢骑自行车,感觉这是一种很环保的出行方式。而且他还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公共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这样的出行方式既绿色环保又减少了交通拥堵,使这座城市变得更加文明、生态。
现在,John和妻子一起在济宁工作、生活,闲暇之余他们会一起逛街,和朋友外出旅行。“在这里生活的越久,就越发现这里慢生活的城市节奏很舒适。”John说,自创建文明城市以来,济宁的不文明现象少了,人与人的沟通更加亲切自然。在济宁生活的三年里,John越来越喜欢这座城市,John 说,他觉得济宁人都非常热爱生活,人们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曹俐 报道)
Ben
城市的绿化越来越好
目前,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人们身边的环境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不知不觉间,道路更清洁了,水更清澈了,环境更整洁了,这些可喜的变化让市民们得到了实惠。这些城市的变化不仅被长期生活在济宁的市民看在眼里,就连生活在济宁的南非人Ben也感受到了点点滴滴的变化,他被济宁日趋整洁的环境、邻里之间的和谐所折服。
Ben来自南非,现在孔子国际学校担任初中国际部英语外教。两年前,他从南非来到济宁工作。“以前,在大街上偶尔会看到一些不文明现象,但是在文明城市创建之后有不少的改变。比如说,在大街上,乱扔烟头纸屑、小广告乱贴、车辆占道停放等问题,影响了道路的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但在文明城市创建之后,这些不文明现象基本上都没有了。”
John的言语中由衷地流露出对整洁卫生居住环境的喜悦之情。他还说,这里的人们都非常勤奋,每条街道上都有环卫工人负责清理路面,道路两旁的植物有园林工人负责修剪,这里的每个人都爱着这座城市,人们的爱让这座城市变得越来越美。
来济宁两年的时间,Ben明显感觉到济宁城市建设的速度很快,城市的绿化也越来越好,而且街道的设施有人维护,路面非常干净。“我觉得这座城市非常美丽,是一个适合居住、旅游的好地方,我愿意继续在这座城市工作、生活。”Ben说,他希望这座城市变得越来越好。或许未来,他会选择在这座越变越美的城市定居。(曹俐 报道)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