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法治文化融入生活 临沂法治文化公园成"法治标志"
在临沂人民公园,有一处主题公园——临沂市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它依托于人民公园建设,又有浓郁的法治文化元素,是临沂市又一个新的“法治标志”。
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缘何而来?
记者从市司法局了解到,为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普法实效,拓展法治宣传形式,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营造法治宣传教育的良好氛围,我市大力加强普法阵地建设,深入挖掘沂蒙文化资源,逐步完善法治文化公共设施建设,推动普法教育基地化发展。
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充分利用人民公园的地域、环境和人气优势,将各种法治元素融入景观设施,打造了一个老百姓“能看懂、能喜欢、能接受”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通过主题公园的形式,将过去的说教式、灌输式普法方式向文化熏陶、感性共鸣、理性思考、自觉接受等新方式转化,形成了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让群众在生活、娱乐和休闲中受到法治熏陶、接受法治教育,从而不断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
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分为宪法宝典、法治之路、法治长廊、法之简、法治园地等几个区域。宪法宝典位于法治公园北区,宪法石石面上雕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以庄严肃穆的形式向参观的群众阐述着宪法精神和法治信仰。宪法宝典的旁边树立着一块奇石,上面雕刻着“法治”二字。法治之路起于公园入口,贯穿法治公园的各个区域,道路两边草丛中的花草牌上的法治标语生动活泼,路灯上的法治格言富有内涵,灯箱上的不同时代,不同字体的“法”字展示着我国法文化的源远流长,路边独立宣传栏上的古代法治故事体现着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这些都让漫步于法治之路的群众印象深刻。法治长廊位于公园中部,挂有“法润沂蒙”字样的牌匾,廊柱和廊架上都有法治名言警句,长廊北侧的法治宣传栏内容包含宪法,依法治国理念、重要法律解释、法律六进等内容,供群众在休闲中学习,增强法治意识。法之简为古代竹简造型,上面雕刻了大量我国古代的法治格言,其中大部分都是习总书记在讲依法治国理念时所引用的,阐释依法治国理念深刻的传统内涵。法治公园的南区为法治园地,在法治园地区域内设置了大量富含法治元素的园林艺术作品,极大地烘托了整个法治公园“法融于景”的设计理念,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法、懂法。
现在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是临沂人民公园的一个人群聚集点,众多群众都在此游玩观赏,不但放松了身心,还接受了法治教育,对此群众纷纷“点赞”。 (临沂日报记者 孙玉光 通讯员 汤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