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声纳探测违法鸣笛20日实施

2017-08-17 16:21:36|来源:齐鲁网|编辑:阚金剑 |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济南声纳探测违法鸣笛周日实施!盘点全国各地交管“高科技”

  齐鲁网8月17日讯:为提高城市文明形象,控制交通噪声污染,结合济南市实际,济南市公安局制定并发布了《关于禁止机动车在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鸣喇叭的通告》。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2bf0a9be696cfb5ef1f37e58b14551a_副本

  《通告》规定:禁止机动车(含摩托车)在绕城高速公路(不含)以内区域鸣喇叭。警车、消防车、工程救险车、救护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断续使用警报器,22时至次日6时一般不得使用。根据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机动车驾近急弯或坡道顶端等影响安全视距的路段、遇有紧急情况等情形下应鸣喇叭示意的,不受禁止鸣喇叭的限制。

  按照《通告》,济南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借助科技手段,对违反禁鸣规定的行为依法严格管理。目前,机动车违法鸣喇叭抓拍设备已在明湖路贡院墙根路口西侧安装调试完毕,拟于近日启动使用。另外,经十纬一路、经十路五里牌坊路口、洪楼广场路口和天桥南头路口的抓拍设备正在安装调试。对于违反禁鸣规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规定,可处以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罚款。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ec7953b191ab30ebd893ac4fa0ba45f8_副本

  据了解,在禁止机动车在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鸣喇叭之前,济南就已利用“高科技”抓拍行人车辆闯红灯行为,自5月份以来,济南交警持续开展了路口秩序整治提升行动,坚持整治与教育相结合,正面引领和负面曝光相结合,抓重点人群与带动一般参与者相结合,日常管理和科技投入相结合等措施,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闯红灯遭遇人脸识别高科技!

  济南路口加装高清摄像头

  行动以来,济南市共查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2.2万起,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1.6万起,现场批评教育6187起,参与路面执勤体验活动4663人次,传递信息1.8万人次,处置妨碍公务、暴力抗法案件12起。通过持续的整治,全市交通秩序状况明显好转,路口行人、非机动车违法和机动车不让行斑马线违法率分别下降28.6%、36.7%、79.3%。

  从今年5月起,济南市主干道经十路与舜耕路路口,架起了一块大屏幕。闯红灯的人们发现,刚走到路对面,大屏幕上就跳出了自己的“大头照”——闯红灯的过程通过短视频和四张照片完整地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

  原来,济南交警在该路口安装了人脸识别抓拍系统,当红灯亮起后,如有行人和非机动车越过停止线,系统会自动抓拍四张照片,保留15秒视频并截取违法者头像,及时在路口的大屏幕上曝光。据悉,即便在晚上该系统也能清晰成像。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9ec6f752e9c1e9aa08f2ca5d28892941_副本

  5月31日,济南交警微信公众号曝光了首批违法的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员的个人信息。与之前各区曝光闯红灯违法人的照片曝光相比,此次信息更加详细,不仅有违法的时间、地点、现场照片,还有真实姓名、性别、单位、住址、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

  自济南启动闯红灯人脸抓拍系统以来,十字路口闯红灯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仍有部分行人不顾交通信号灯随意闯红灯。

  据了解,济南市共安装了50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自动抓拍系统,设置了32处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行人和非机动闯红灯自动抓拍系统,采集人脸信息并与警务云系统比对,获取违法人的详细信息。通过抓拍、曝光和循环播放违法图片及视频, 提升了执法的权威性和震慑力,提高了交通参与者的自觉守法意识。

  同时搭建了交通诚信平台,对行人和非机动车当事人违法行为进行事件记录,依托济南市公安局警务云,获取当事人的所在单位,并通过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比对,获取无单位人员的警务辖区派出所、居住地等信息,纳入社区管理和教育,进一步提升市民的自觉守法意识。

  另外,研发新平台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效能,搭建了支队交通违法短信告知平台,升级了非现场录入审核系统,优先上传,优先审核,确保了对一些违法行为10分钟内短信告知。

  据了解,通过济南交警新媒体、沿街电子显示大屏、省市新闻媒体和客运车载屏幕四种渠道,已经多次曝光了不礼让斑马线、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等违法行为人的图像、身份、单位信息。 

  严惩行人闯红灯 济南打出的这张“科技牌”频获赞

  济南为了整治交通,在严惩行人闯红灯方面打出的这些“科技牌”频获央视点赞!6月1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播发了一条《山东济南:人脸识别抓拍,整治行人闯红灯》的新闻,展示了最近济南在路口启用的“人脸识别”设备,央视为济南的“机智”点赞!6月18日,央视1套节目《晚间新闻》重点关注了石家庄、济南和上海严惩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的好经验好做法。济南在严惩行人闯红灯方面打出“科技牌”的做法,再一次赢得央视点赞。(记者 高亚南)

  • 济南趵突泉再现“云雾润蒸”奇观
  • 四年前通车的山东省首条“绿色公路示范高速”,现喜获“李春奖”!
  • 泰山雾凇与白雪相辉映
  • 济南九如山浪漫冰瀑布引游人
  • 山东荣成迎来大范围降雪天气
  • 山东青岛:瑞雪纷纷伴鸥飞
  • 动物园里下雪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