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商河县成功举办“非遗文化人才交流互鉴”活动暨“山东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4月18日下午,山东财经大学与济南市商河县“非遗文化人才交流互鉴”活动暨“山东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成功举办。山东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红燕,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春晓,党委副书记王伟,商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帅及山东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5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在孟子书院,大家观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河鼓子秧歌表演,铿锵的鼓点、飞扬的花伞、矫健的舞步,顿时吸引了山东财经大学师生的目光。留学生们还兴致勃勃地跟着秧歌传承人学起秧歌动作,展开交流互动。师生们还学习了孟子书院文化,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有魅力。
在孟里悦温泉民宿,大家感受了传统民居与现代生活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貌。在科创中心,讲解员介绍了温泉花卉产业发展,让师生们看到了现代科技赋能农耕文化的发展新景象。
座谈会上,大家集中观看了商河人才宣传片《商河有你》和鼓子秧歌宣传片《鼓舞》,感受了商河重视人才、服务人才的发展环境,系统了解了商河鼓子秧歌的历史发展、各种流派、风格特点等。
山东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和商河县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为“山东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双方将依托社会实践基地,开展非遗文化传播、留学生研学、文化创意开发等系列活动,让商河非遗从“田间地头”走向“国际舞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交流中绽放时代光彩。
近年来,商河县高度重视非遗文化人才交流互鉴工作,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抓手,不断促进非遗文化人才交流互鉴工作走深走实。商河夯实人才基础,通过构建规范的传承人认定体系、建立鼓子秧歌人才库等举措,夯实非遗传承的人才基础,遴选推送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研学等活动,实现代际传承的有效衔接;拓展宣传维度,积极推进海外媒体宣发,在英国牛津邮报、剑桥杂志,法国费加罗日报、法国自由报刊发文章推介,鼓子秧歌宣传片登陆纽约时代广场户外大屏全天循环播放,加强了中外文明交流。通过对外交流展示,“走出去”参展参演及“引进来”高校合作双向发力,商河鼓子秧歌在全民普及的基础上,逐步走向世界,先后到韩国、日本、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尼等十余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与20余所高校共建研学基地推动理论研究与艺术创新。
本次活动通过人才交流打破地域局限,让黄河文化基因与现代创新理念碰撞融合,不仅为非遗项目注入了时代活力,推动传统技艺向学术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更在增强本地文化自信、储备传承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商河非遗从民间传统转化为兼具文化价值与社会经济效益的传承典范,成为展示齐鲁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亮丽名片。(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高鲁健)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