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阳:“中国预制菜第一市”炼成记
2024-06-21 09:40:23来源: 大众日报编辑: 郭富莹责编: 赵银平

  原标题:莱阳作为中国预制菜产业的发源地之一,预制菜产值达152.3亿元 “中国预制菜第一市”炼成记

  莱阳作为中国绿色食品城、中国预制菜产业的发源地之一,有着近四十年的食品制造和预制菜生产、出口历史,拥有全国门类最全、品质最优的千亿级绿色食品、百亿级预制菜产业集群。全市规上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达到115家,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预制菜产值达152.3亿元,先后荣获“中国预制菜第一市”、全国首个“中国绿色预制菜之乡”等国家级荣誉。

  “中国预制菜第一市”是如何炼成的?近日,记者走进莱阳寻找答案。

  一道菜一年卖3亿

  近日,在山东龙大美食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研发工程师孙照川正在烹制一道椒盐小酥肉。这道预制菜品,从打开包装,放入油锅,到冒着香气被端上餐桌,不过4分钟时间。孙照川介绍,这道小酥肉正是莱阳预制菜的“销冠”,年销售额达到3亿元。

  “随着食品工业化技术的发展,小酥肉作为兼顾正餐属性和零食属性的美食,已成为食品行业中的头部大单品。”孙照川表示。龙大美食深入挖掘大单品潜力,在酥肉品类的赛道上,已形成上亿级体量。今年以来,随着渠道渗透加速,产品持续放量,形成强劲的发展势头。

  龙大美食市场总监李欣欣介绍,龙大美食现已形成了以肥肠、酥肉、丸子、烤肠、培根为代表的“131”大单品系列。而在产品布局方面,龙大美食目前主要是聚焦核心大单品,未来将围绕两大品类布局预制菜。“一类是围绕‘懒人经济’推出的川菜系列,产品采取ABC包的形式,消费者拿到产品后,把料包、菜包、肉包等经过简单水煮,就可以制作出美味的菜肴;还有一类是加热即食产品,包括红烧肉、梅菜扣肉、红烧肥肠、红烧牛腩等。”李欣欣介绍。

  作为一家以食品加工为主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自2021年开始,龙大美食将预制菜作为主打的食品发展战略,预制菜业务成为该公司食品板块的主要增长引擎。2021年,该公司预制菜业务收入达到11.82亿元,2022年增至13.14亿元,2023年更是突破了19亿元,同比增长近50%。

  在莱阳,不仅有龙大,还有春雪、天府等预制菜龙头企业,全市预制菜企业达到200余家,产能增至76万吨,形成了全品类、全链条预制菜产业体系,并与沃尔玛、大润发、家乐福、华润万家等全国性及地方区域性连锁系统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线上方面,春雪“上鲜”、龙大美食多年蝉联京东“双11”禽肉类、猪肉类销量第一名,一刻厨神蝉联天猫“618”预制菜销量第一名。

  10万余农户从事预制菜生产加工

  在春雪食品调理食品厂,一块块鸡胸肉在生产线上经过挂糊、油炸、金属检测、冷冻等几个环节,就变成大家所喜爱的鸡排。“鸡排拿回家用空气炸锅炸一下,特别好吃。”春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郑钧介绍,“我们从2002年开始涉足鸡肉调熟预制食品,2014年公司开始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重点发展鸡肉预制食品的国内市场。目前,公司年宰杀商品肉鸡达1亿只,多款预制菜单品全国销量领先。”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方式发展养殖基地的模式,春雪还将预制食品的“鸡”遇,带给了莱阳的广大养殖户。

  郑钧介绍,春雪食品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方式发展养殖基地,先后与214个养殖户达成长期合作,为他们提供了60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实现年出栏8000万只,带动了1.5亿元的年增收。

  “我们会跟当地农户合作,帮他们担保贷款或者借钱给他们,来帮助他们建设养鸡场,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养殖,确保品质。另外,预制菜生产所需的辅料葱姜蒜等,带动了一部分蔬菜种植户增收。同时,生产车间所需的劳动力,也解决了当地一部分人的就业。”郑钧告诉记者。

  莱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依托预制菜产业联盟,强化龙头企业带动,通过土地规模化流转、订单农业、基地共建等形式,创建“产业联盟+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共同富裕莱阳模式,带动发展农民合作社2868家、家庭农场2037家,带动全市10万余名农户从事预制菜种养、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实现年增收20多亿元、人均增收近2万元,蹚出了一条以产业振兴为基础、以农民增收为支撑、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乡村振兴莱阳路径。

  领跑预制菜产业县域第一梯队

  在莱阳,有一所特殊的机构:预制菜产业党建综合体。这里不仅展示着莱阳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成果,也孵化着预制菜产业的“带货达人”。

  走进莱阳预制菜产业党建综合体大门,墙上的“中国预制菜之乡”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宫保鸡丁、酸汤肥牛、海鲜披萨……展厅内摆放的预制菜产品琳琅满目。“这里展示了四五百种预制菜产品,而这些仅是莱阳约两万种预制菜产品的一部分。”莱阳龙旺庄街道党建办副主任姜颖介绍。

  30多年,两万种产品,作为中国预制菜产业发源地之一,在预制菜赛道加速奔跑,莱阳已然抢得先机。据了解,莱阳预制菜产业渊源颇深,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龙大食品为代表的莱阳企业就开始向日本出口预制调理菜品,经过近40年的实践与深耕,莱阳目前已形成了以龙大、春雪、天府等企业为代表的“蔬菜、畜禽、水产、面点”等全品类、全链条预制菜产业体系。同时,在龙大、恒润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莱阳市大力发展自有基地和订单式标准化种植基地,形成了以国际顶级原料质量为标准的管理体系。

  眼下,莱阳市正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该市发挥鲁花集团、龙大集团等“链主”企业引领作用,2023年完成投资34.2亿元,鲁花花生油质保工厂、春雪智慧工厂等一批大项目建成投产,5家企业实现了两年翻番的目标。该市还借助莱阳预制菜产业园的集聚优势,主动对接禾丰、新希望等500强企业,推动禾丰预制菜产业园、梨乡鲜食预制菜等总投资62.9亿元的22个项目签约落地。

  实现产业快速发展,还离不开全方位的要素保障。莱阳市以要素供给为支撑,保障预制菜产业持续领先。其中在政府层面,出台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意见,在企业培育、金融服务等方面出台优惠措施18条,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在行业协会层面,率先组建县级预制菜产业发展联盟,促进行业及联盟成员间信息、技术和人才交流合作,抱团发展。在质量标准方面,成立绿色预制菜标准化建设办公室,发布30部莱阳预制菜团体标准,填补国内预制菜标准空白;支持市内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6个、行业标准9个,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大众日报 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王海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