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发出首张“无人车科技”营业执照 填补淄博市行业分类空白
2025-11-10 10:11:05来源: 淄博日报编辑: 李炜责编: 李炜

  原标题:48小时破行业空白 我市发出首张“无人车科技”营业执照

  “从提出增加行业申请到拿到营业执照,仅用了不到48小时!”10月28日上午,新石器(淄博)无人车科技有限公司高管袁文杰拿着崭新的营业执照,难掩激动之情。

  这不仅是一把企业的“开业钥匙”,更标志着淄博市首个“无人车科技”行业商事登记成功实施,填补了该领域的行业分类空白。

  此前,无人车科技企业在工商登记时面临“无明确行业归属”的困境——现有商事登记系统中并无“无人车科技”这一细分选项。若强行归入“汽车制造”或“软件服务”类别中,不仅无法精准体现企业核心业务,还可能影响政策匹配与市场拓展。为此,淄博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主动“向前一步”,积极协调上级主管部门,为该企业“量身定制”行业分类描述,最终推动其顺利注册,成为淄博市首家专业无人车科技企业。

  “不能让企业‘凑合等’,而是帮行业‘破难题’。”淄博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邢乐斌表示。

  这并非淄博高新区首次为新兴产业“开山铺路”。早在2021年,淄博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颁发了全国第一张加载“储能技术服务”经营范围的营业执照。当时,卫蓝海博项目在办理执照时发现,“储能技术服务”未被纳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全国经营范围规范表述查询系统”。为解决企业燃眉之急,淄博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迅速行动,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独立编写规范词条,并逐级上报至山东省、国家市场监管部门。仅用8天时间,该词条即获批并正式启用。卫蓝海博于2021年11月22日顺利领证,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执照的企业。

  正是这张执照,开启了淄博储能产业发展的新篇章。近年来,已有50余家“储能技术服务”企业相继落户淄博,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2023年12月,淄博市氢能及储能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15个省级未来产业集群。

  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源于淄博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对更好营商环境的不断追求。近年来,该局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优化登记流程,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网办、无纸化电子化登记,对重点企业实行“容缺受理、先办后补”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推广集群登记、住所托管、席位注册等灵活机制,满足新经济多元需求;实施“企业登记网格化”改革,推动服务规范化、便利化;强化政策赋能,对新产业、新业态放宽名称、行业、经营范围等限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突破,降低准入门槛。

  从“储能技术服务”到“无人车科技”,背后是淄博高新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引擎的政务服务理念。淄博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不仅做企业的“办事员”,更当产业发展的“助推手”,真正实现“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

  下一步,淄博高新区将持续聚焦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未来能源等前沿领域,以更灵活的机制、更高效的流程、更温暖的服务,为新兴产业发展铺路搭桥,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淄博日报记者 陈道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