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沿着济宁市兖州区新兖镇前行,太阳纸业机器的轰鸣与纸张的沙沙声交织成现代工业的交响,空气中弥漫着原木的清香与科技的气息。穿过绿树成荫的厂区,一座现代化的造纸车间映入眼帘——这里是太阳纸业的核心生产基地,作为中国造纸行业中纸产品、浆产品配置最全的企业之一,预计今年年底,太阳纸业年浆纸产能将超过1400万吨。
不同于传统造纸企业,太阳纸业的生产线处处彰显着创新基因。在这里,有一台投资45亿元的“超级机器”——39号机,这台采用全球最先进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可年产50万吨绿色环保纸,年产值达25至30亿元。
回溯发展历程,科技创新始终是太阳纸业的核心驱动力。1982年,李洪信带领30余名工人在简陋厂房起步,从一台小纸机开始创业。历经40余年发展,作为山东省造纸产业链“链主”企业,公司坚决扛起“链主”担当,以龙头引龙头,以链主托链条,助力济宁市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造纸产业链集群。
“数智赋能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公司全面集成AI、大数据、智能物联感知等前沿技术,带动本地造纸产业链加快迈向‘绿色智造’。”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庞福成说。
走进8万方水处理中心,清澈的中水正通过湿地系统流向氧化塘,最终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可直接用于农业灌溉。太阳纸业通过水资源一体化利用模式,让企业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93%,各项指标均居世界前列,连续多年获评“国家绿色工厂”。
太阳纸业发展的红利正通过多种模式反哺社会。在兖州区吴村,太阳纸业投资5200万元实施整村搬迁,为村民建设现代化社区,并优先吸纳百余名村民就业。长期以来,太阳纸业深度践行ESG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员工幸福指数,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持续投身公益慈善事业。
“下一步,企业将更加善于高位定标、奋勇争先,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重点新项目激活发展新动能,引领中国造纸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济宁市实现‘一个万亿、五个倍增’的奋斗目标贡献更多太阳力量。”庞福成说。
从老挝的热带雨林到兖州的智能工厂,从生物质精炼车间到循环经济园区,这条绵延数千公里的产业链不仅创造着经济价值,更在书写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国方案。(海报新闻记者 李鑫鹏)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