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摆摊售卖肥城桃。通讯员供图
8月22日,2025肥城金秋品桃季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举行,拉开了2025金秋品桃季序幕。本届品桃季以“品肥城桃·赴秋日约”为主题,将持续至9月底。
科技赋能 守护“群桃之冠”
肥城桃被誉为“群桃之冠”,迄今已有1100多年栽培历史,曾获国际博览会金奖、中国地理标志名优产品奖等殊荣。近年来,泰安肥城市深入实施肥城桃传承保护与品质培优工程,坚持以品质引领和品牌驱动为核心,持续推动产业规模稳步扩大、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深化校地合作,强化科技支撑。肥城聘请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姜全担任组长,成立肥城桃产业技术专家指导组,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库支持;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合作共建肥城桃产业创新研究院,聚焦关键技术瓶颈,协同开展品种选育、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等工作,助力肥城市成功入选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科技示范县。
推进选优复壮,提升质量效益。肥城全面开展桃种质资源普查,建成2.67公顷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资源147份,自主选育新品种5个,引进示范优良品种20余个,被评为首批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能力不断强化;组建佛桃标准化生产联盟和桃产业联合体,制定并推广12项技术标准,出版《肥城桃产业技术规程》;依托专家指导组与产业研究院建成肥城桃山地现代高效栽培示范园,不断提升生产标准化;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打造肥城桃数字科技示范园,该园获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新建智能避雨温室8000平方米、冬暖式大棚10座、防雹网示范基地66.67公顷;自主研发肥城桃智能生产管理系统,构建“智能分析+专家指导+实地操作”一体化管理模式,基地数字化水平持续提高。
强化品牌建设 扩大市场影响力
肥城推出“肥城好品”区域公用品牌,将肥城桃等74种特色优质农产品纳入体系;委托中国品牌农业战略推进中心对“肥城桃”区域公用品牌进行战略升级,明确“中国桃文化发祥地”定位,深化“肥城桃,文化桃”内涵。“肥城桃”先后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好品山东”和“泰好吃”区域公用品牌,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品牌价值评估达41.12亿元。
数字化流通 助桃农挑上“金扁担”
如何能吃到好吃又纯正的肥城桃?市民不仅可以步入桃园,感受桃子的馨香,还能通过电商足不出户品美味。近年来,肥城市持续深化“电商+”融合发展路径,拓展线上经济空间,推动“肥城桃”借“云”出海、走向全国,实现从“扁担挑、小车推”的传统产销模式向“早上在枝头、下午在路上”的现代数字化流通转变,助力更多桃农挑上“金扁担”,驶入数字化“快车道”。
拓展多元平台,推动优质优价。肥城积极对接淘宝、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推进肥城桃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销售;承办山东省“好品山东·商行天下——全国重点电商平台走进产业带”活动,吸引淘天集团深入产地实地选品;支持本地企业在京东平台设立“肥城好品馆”“肥城助农馆”等旗舰店铺,预计带动新增线上销售额超千万元,显著提升肥城桃品牌辐射力和市场占有率。
完善物流体系,保障高效交付。肥城构建覆盖市、镇、村三级的电商服务网络,实现“生产基地—冷链仓储—电商平台—配送终端”的全链条覆盖,做好标准化分级、冷链物流、全程品控各环节工作,夯实高端市场供应基础;与顺丰、京东、邮政等物流企业深化合作,在果园设置临时揽收点,提供现场打包和直发服务,实现省内24小时送达,京津冀、江浙沪等重点区域24至48小时极速达。自7月起,50天内累计发货62万单。
培育直播业态,促进产地直销。肥城大力发展直播电商,聚焦果农、返乡青年等重点群体,系统开展主播培训8期,累计培育主播260人次。引导品牌企业和国有机构走进桃园开展原产地直播,真实呈现桃果生长环境与优良品质,以品牌故事增强消费者信任,逐步形成亲和、规范、可持续的直播生态,助力更多桃农共享电商发展红利。
2025肥城金秋品桃季期间,肥城诚邀四海宾朋品佛桃、游古邑、赏秋韵,在“君子之邑”共赴一场难忘的金秋之约。(泰安日报记者 郑凯)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