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兰山:“四化”发力 ,商城文旅图景再添“新坐标”
2025-07-29 10:55:08来源: 大众网编辑: 李炜责编: 李炜

临沂兰山:“四化”发力 ,商城文旅图景再添“新坐标”

  临沂市兰山区紧扣临沂市委、市政府“商贸物流第一任务”的部署要求,在商城国际化、数字化、文旅化、工业化上精准发力、创新突破,工作呈现平稳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对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共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贸易额实现翻番;“沂链通”供应链票据服务平台累计供票业务总额提前半年超额完成既定目标;投资18亿元打造的中国国际食品城正式投入运营,商城文旅图景再添“新坐标”;积极盘活物流腾空区,加快建设全新的国际贸易加工区,全面推动商文旅融合发展。

临沂兰山:“四化”发力 ,商城文旅图景再添“新坐标”

  优化跨境生态,畅通全球商路

  临沂市兰山区在深耕“一带一路”的基础上,壮大出海集群,加强国际交流,畅通全球商路,优化跨境生态,加速推进商城走出去进程。

  随着“公铁海空”国际物流通道全部打通,临沂市兰山区探索“空陆联运”新模式,发展“海铁联运、抵港直装”,新引育国际物流服务商9家,TIR车辆数量位居全国第一,IMC临沂国际贸易中心入驻企业已达50家,临沂商城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完成申报659.8万单、增长124%。

  临沂市兰山区新增俄罗斯、阿联酋等海外仓、海外商城8处、选品中心(基地)3家;新增有出口实绩的外贸主体96家、跨境电商261家;开展境外展洽活动46场,带领891家企业出海,在12个国家开展经贸活动,实现意向成交额约20亿元;举办34场外商进商城活动,吸引2251人次国际采购商。上半年,临沂市兰山区预计实现进出口额104亿元。

  数字化聚链成势,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在推动商贸物流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临沂市兰山区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依托数字化平台,加快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这一平台整合了全网城配、货运、仓储资源,汇聚了海量数据支撑商贸物流数字化转型。”临沂商贸物流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运营方——临沂数联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思永说。目前,该平台拥有9大应用系统,接入1200家专线企业,目前发运量达5万单、交易额1.5亿元。

  临沂商贸物流大数据平台是临沂市兰山区推动商城数字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临沂市兰山区依托商贸物流优势,做好顶层设计,数字化聚链成势,筑就新高地。

  目前,“中国大集”数贸平台与山东省电子口岸达成战略合作,上线一站式“关检汇税”超级外综服平台,同步推出4个海外国家馆,吸引5927家商户入驻;“沂链通”供应链票据服务平台构建起商城、国资、制造三大供票管理系统,为全国供应链票据生态建设树立新标杆;临沂商城直播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已启动众创孵化空间和数智市场管理系统,完成数字名人直播间的建设和基础硬件设施的搭建。

  文旅化提质赋能,打造“景区化”样板

  “下次再来临沂玩,一定还要逛逛商城,这里的东西真是物美价廉。”今年4月25日,“游灯火兰山 赶临沂大集”千人旅游团走进商城,来自浙江宁波的游客王子雪表示。

临沂兰山:“四化”发力 ,商城文旅图景再添“新坐标”

  商贸与文化加持,让兰山文旅资源更为丰厚和独特。近年来,兰山围绕基础设施、环境特色、服务设施等8个方面,重金打造、提升8处市场,成为集观光游览、情境购物于一体的“景区化”样板。

  目前,临沂市兰山区打造5个购物体验区、好多宝等260个宝藏店铺,精心策划56场促销活动,错峰举办43场展会,实现展会交易额87亿元。精心设计4条精品线路,串联14个项目,精准投放2万份手绘旅游地图。创新举办10场“百家旅行社 百家媒体进商城”活动,制作100余条爆款短视频,引流120多万人次,“畅游临沂 乐购商城”品牌名声渐响。

  聚合工业化新业态,厚植产业融合发展

  新开工建设商城地产品园区5处,谋划园区2处;国际贸易加工区已审批项目12个,开工建设项目7个,建成并投入使用园区2处,主体工程已完成3处。今年以来,临沂市兰山区聚焦商城优势链条和地产品园区发展需要,强基础、延链条、上平台,全面梳理“卖得多、产得少”的商品,引导市场大户由销售端向生产端延伸,厚植产业融合发展动能。

  依托市场优质资源,临沂市兰山区持续放大物流优势,多管齐下抓招商。同时,开展“大宣传大培训上平台”活动,先后组织京东京喜对接推介会、“中国大集”数贸平台推介会。目前,已落地招商园区3处,招引入园企业32家,利用市外资金10亿元,新认定的230家商城地产品企业已全部入驻“中国大集”数贸平台。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向未来。临沂市兰山区上下将坚决落实好商贸物流第一任务,准确把握商城发展新路径,加快推动商贸物流转型,奋力谱写建设高质量首善之区的新篇章。(大众网记者 滕立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