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安丘市凌河街道“小散田变设施田”激活共富新动能
2025-07-21 10:53:24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宋雯琪责编: 李炜

  近年来,潍坊安丘市凌河街道以生态农场和设施农业建设为抓手,通过组织引领、人才带动、拓宽收益等方式,探索“小散田变设施田”共富发展之路,为集体增收与村民致富搭建起坚实桥梁。

  做实组织保障推动“零散种植”向“集约发展”转变

  潍坊安丘市凌河街道创新土地流转机制,让农户通过土地置换、出租、入股等多元方式,将零散地块交由合作社统一规划,转包给新农人运营,通过引入葱姜连作模式,打造“汶水红”产品品牌,实现“一季红芽姜+两季葱苗”的高效种植。

  目前,街道已在石家庄、西儒林等村规划发展170余亩,利用品牌包装效应,实现红芽姜首次出口,抢占高端市场,亩均收益突破10万元。

  强化人才支撑推动“传统种植”向“技术兴产”转型

  潍坊安丘市凌河街道搭建“凌河大讲堂”“设施农田学习现场”等载体,围绕病虫害防控、瓜菜高效栽培等内容,组织社区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农村党员干部开展专题培训,赴沂水县、辉渠镇等地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引领产业发展能力。

  聚焦培育更多敢闯敢干、带动力强的新农人,街道对近十年2480名大中专毕业生等在外能人逐一分析、深挖线索,引导20余名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返乡发展生态家庭农场,为“小散田变设施田”筑牢人才基础。

  优化增收模式推动“单一产出”向“多元收益”跃升

  潍坊安丘市凌河街道充分发挥村集体在新农人与农户间的桥梁作用,着力构建“集体+农户+新农人”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以土地、劳力入股,享受“土地租金+务工收入”等多重收益,带动农户年均可增收7000余元,破解了“增产不增收”困境;通过整合资源,增加大棚租赁和土地租赁,预计年底带动村集体收入40余万元。

  同时也解决了新农人获取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难题,降低了创业初期成本和运营风险,形成了“新农人专注经营、农户稳定受益、集体有效服务”的良性互动格局。(文 许晓 吕佳鑫)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