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温天气持续 山东多措并举应对“烤”验◆确保不因高温天气出现大面积停气停水停电◆开展热射病规范化诊疗专题培训
资料:新华社 制图:唐亚迪
高温橙色预警,局部42℃以上
7月12日,山东省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13日至14日最高气温:菏泽、济宁、鲁西北和鲁中地区37℃至39℃,局部40℃以上,南部沿海地区29℃至32℃,其他地区33℃至36℃;15日最高气温:菏泽、济宁、鲁西北和鲁中地区38℃至40℃,局部42℃以上,南部沿海地区29℃至33℃,其他地区34℃至37℃。
详细预报来看,12日夜间至13日白天,临沂、日照、鲁西北、鲁中和半岛地区天气多云间阴有分散性雷雨或阵雨,其他地区天气晴转多云。最低气温:鲁西北地区28℃左右,其他地区25℃左右。最高气温:菏泽、济宁、鲁西北和鲁中地区37℃至39℃,局部40℃以上,南部沿海地区29℃至32℃,其他地区33℃至36℃。
13日夜间至14日白天,山东省天气晴间多云。最低气温:鲁中山区和半岛地区24℃左右,其他地区27℃左右。最高气温:菏泽、济宁、鲁西北和鲁中地区37℃至39℃,局部40℃以上,南部沿海地区29℃至32℃,其他地区33℃至36℃。
14日夜间至15日白天,临沂、日照、鲁西北、鲁中和半岛地区天气多云转阴有雷雨或阵雨,其他地区天气晴转多云。最低气温:菏泽、济宁和鲁西北地区29℃左右,日照和半岛地区23℃左右,其他地区26℃左右。最高气温:菏泽、济宁、鲁西北和鲁中地区38℃至40℃,局部42℃以上,南部沿海地区29℃至33℃,其他地区34℃至37℃。
严格值班值守,快速高效处置突发险情
7月12日,山东省防减救灾办、山东省政府安委办组织召开全省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视频会议,研判近期高温天气形势,安排部署下步工作。会议指出,此次高温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具有极端性。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周密部署安排,健全完善应急预案,落实落细防范措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
会议强调,要把保障群众生产生活放在突出位置,加强供气、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设备监测维护,确保不因高温天气出现大面积停气、停水、停电等事件,积极组织开展高温作业场所监督检查,及时发放高温补贴,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生产安全。要突出加强危险化学品、消防、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教育、有限空间作业、农业农村、特种设备、工贸、民爆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防控,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要加强雨情、水情、墒情监测,科学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早研究谋划抗旱方案,密切关注局地短时强降雨、大风、雷电、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随时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及时广泛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公众做好个人安全防护。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各项制度,快速高效处置突发险情。
畅通急诊急救绿色通道
面对高温天气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省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做好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山东省制定印发《关于做好汛期和高温天气医疗应急工作的通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医疗卫生机构职责,针对高温等实际情况,畅通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做好人员配备和药品耗材储备,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随时做好突发情况应急处置。
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省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能力提升。日前,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开展热射病规范化诊疗专题培训,组织专家围绕热射病快速识别、急救处置、健康指导等内容进行线上授课,覆盖各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15.79万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临床一线高温中暑、热射病规范化诊疗水平。
在加强宣传引导方面,我省扎实开展“四进四送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利用多种方式、多类渠道开展预防高温中暑等疾病科普知识宣传,切实增强社会公众的防暑降温意识,提升科学应对高温天气的能力。同时,也建议各部门各单位结合行业特点,针对老人、婴幼儿、孕产妇等高温中暑易感人群、户外工作者及户外体育运动员等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培训,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的氛围。 (大众日报记者 方垒 杨成 李丽)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