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8条措施助力机器人产业“加速跑”
2025-07-11 10:19:01来源: 大众日报编辑: 李炜责编: 李炜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7月10日召开发布会,解读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25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推出18条措施,形成对机器人产业发展全维度、全周期的支持体系,加快打造全国机器人研发制造增长极和应用新高地。

  山东省委、山东省政府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切实发挥山东工业门类齐全和应用场景丰富的特色优势,持续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推动山东省机器人产业稳步增长,部分产品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本次出台的《行动计划》,谋划了未来三年山东省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成效、实施路径和支持政策,广泛凝聚机器人产业发展合力。

  按照《行动计划》,到2027年,山东省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元,培育产值超20亿元的机器人制造领军企业3家以上,布局建设覆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的创新中心和平台。在此过程中,山东将实施技术创新、主体培育、产业集聚、场景拓展、要素支撑等5大任务。一是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加快前瞻技术布局,强化平台建设,支持山东省级平台向国家级平台跃升,加速成果转化,强化标准体系建设。二是加快产业主体培育。培育优质企业群体,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推动企业提质升级。三是促进产业集聚扩容。建设产业发展高地和特色产业基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机器人训练场。四是大力拓展应用场景。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强化场景应用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五是提升要素支撑效能。扩大高端人才引进,加强产业人才培养,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注重一体化推进、前瞻性布局、梯度化培育,是本次政策的主要特点。”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茂庆介绍,18条措施既包含技术创新、产业培育方面的政策,又包含财金支持、标准建设方面的政策,还包含人才支撑、应用推广方面的政策,让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在产业发展中高效联动,催生机器人产业新的发展动能。

  为推动资源要素和创新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行动计划》精准制定了各市机器人产业发展“任务清单”,比如,在济南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测试验证平台,加快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青岛一体化推进工业、家庭服务、海洋、康养等领域机器人研发制造和集成应用。围绕整机、关键零部件和智能系统,山东则将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一批瞪羚和独角兽企业,做强头部领航企业,打造具有生态主导力和全球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形成梯度培育、梯次成长的良好生态。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山东以推广应用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抓手,机器人产品迭代速度加快,正走进千行百业、融入千家万户,实现产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跃升:珞石机器人柔性协作臂助力电子信息头部企业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威高集团“妙手”腔镜手术机器人完成全国首例“量子远程手术”;卫邦智能配药机器人提高药品调配精度10倍以上,降低细胞毒性污染95%;国网智能电力巡检机器人实现巡检效率从小时级锐减至分钟级。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乐聚联手海尔智家发布了国内首款专为家庭场景设计的家庭服务人形机器人;优宝特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完成泰山盘道测试,并在积极打造“机器人陪跑员”等应用场景。

  王茂庆表示,为降低企业新产品推广风险,山东还将机器人创新产品、创新软件列入首台(套)技术装备和首版次软件支持方向。威高一体化骨科手术机器人、遨博智能协作机器人、胜利石油高空管柱操作机器人等一批产品入选推广目录,快速得到市场认可,另有一批采购机器人项目获得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奖补资金支持,形成了鼓励应用、支持应用的鲜明导向。

  据介绍,在危险岗位替代、智能巡检、监管执法、应急救援、医疗康养、文旅消费等领域,山东将持续探索创新应用实践,推动机器人技术在重点领域实现全场景渗透,同时山东省博物馆、艺术馆、旅游景区、校园也将越来越多植入机器人元素,带动机器人加快走向百姓身边。(大众日报记者 付玉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