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以“爱与尊重”赋能民企逐梦
2025-03-25 10:20:35来源: 大众日报编辑: 宋雯琪责编: 李炜

  3月21日上午,日照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精心筹备的“实干奋斗·企业家说”民营企业家系列记者见面会(第1场),如一场温润的春雨,润泽着日照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广袤田野。这场见面会,不仅是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更是日照重视民营经济、呵护民营企业的生动注脚。

  “以一座城市名义致敬企业家,这种胸襟和呵护,让在创业路上的大家,感受到了城市给予的‘爱和尊重’。”山东迈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尔医疗”)董事长许小伟动情地表示。

  “在日照,我们的感受是,政府服务部门真正做到了‘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日照市越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疆科技”)总经理刘潺潺也由衷赞叹。

  见面会现场,四位民营企业家代表纷纷敞开心扉,不仅畅谈在日照的投资发展规划、推动持续创新的有力举措,还分享了对日照营商环境的感受。

  近年来,从国家到省级层面,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与日俱增。日照市积极响应,以实际行动为民营企业成长保驾护航,并自2025年起,将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定为“日照企业家日”,为弘扬企业家精神搭建平台,激励民营企业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见面会上,迈尔医疗作为本土企业的杰出代表,形象地将企业成长比作“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强调适宜发展环境的重要性。

  在良好政策环境的滋养下,迈尔医疗如鱼得水,蓬勃发展。其新产业园区已建成投产,新产品不断推向市场,产能呈现“量级上升”,今年第一季度同比提升了近40%。同时,迈尔医疗通过并购整合口腔产业链,推动更多新技术惠及客户,积极参与日照高新区“亚太数字口腔创新港”建设,开放设计源代码,公开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带动更多企业投身口腔智能制造行业。此外,8月31日,全国首届数字化口腔大赛将在日照举办,许小伟期望借此盛会,吸引更多亚太地区口腔从业者关注日照、落地日照,共同壮大数字化口腔产业链,助力日照高质量发展,推动国人用上优质平价牙的愿景早日实现。

  聚塑云,这家2018年创立于浙江的企业,以“归乡的脚步”为日照的营商环境投下了信任的一票。董事长邢茂伟身为日照人,于2021年10月应日照市政府诚挚邀请,毅然踏上回乡发展之路。起初,他仅仅想在家乡设立一个区域总部。然而,3年多来,企业在家乡的根基愈发稳固、愈发深厚:先是成功设立区域总部,随后在东港区投资建设了中试生产工厂和产业研究院,2024年12月27日注册了山东聚塑云执照,随后把总部迁到了日照。

  在日照市和东港区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聚塑云充分借助当地优良的营商环境和丰富的产业资源,淋漓尽致地发挥产业互联网平台的规模效应。2024年,平台总营收达到85亿元人民币,近几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115%,一跃成为塑化行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平台之一。

  山东鲜淳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鲜淳”)投资建设的“日照卫岗乳产品加工园项目”,目前已建成8条生产线,具备16万吨高端乳制品的生产加工能力。“当初之所以选择在日照设立新厂,主要是看中了日照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该公司总经理李然在发言中娓娓道来。他还表示,近年来,国家和省级层面相继推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诸如优化营商环境、减税降费、鼓励创新、拓宽融资渠道等,为民营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让民营企业家们真切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与动力。

  李然透露,山东鲜淳未来将持续深耕日照,在为日照及周边地区居民提供更高品质、更新鲜乳制品的同时,通过供应链合作带动周边地区奶牛养殖、饲料作物种植、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乡村旅游等农牧业、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矢志成为日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标兵,打造日照现代农业产业链的一张崭新名片。

  越疆科技是全球协作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按近几年出货量计算,已位居全球前二,中国市场第一,全球市场份额为13.0%,并连续7年位居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量榜首,累计出货量超过8万台,业务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11月,这家高精尖企业在日照落地,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年产能10万台的越疆日照生产基地。据悉,越疆机器人日照生产基地项目已于2022年4月正式投产,2024年实现年产值2亿元。2025年将新上二期自动化生产线,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8亿元。

  民营企业,是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是创新驱动的关键力量,更是就业与税收的坚实支柱。日照市对民营企业家的重视,不仅仅是对企业个体的支持,更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长远投资。一个尊重企业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城市,必然能激发经营主体的活力与创造力,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汇聚。(大众日报记者 吴宝书 丁兆霞)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