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统筹打好组合拳 扩大政策聚合效应 德州出台提振消费五大工程实施方案
随着山东省提振消费行动的深入实施,全力推动消费持续升温扩容提质,成为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为系统施策促消费,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前,德州市出台《提振消费五大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围绕五大工程,有哪些德州特色?如何持续推动消费升温扩容提质?德州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孟繁云日前接受了记者采访。
与上级政策相比,德州版《实施方案》有何不同?孟繁云表示:“在促消费目标及措施方面更加具体实际。”《实施方案》充分结合德州实际情况,将五大工程细分为18条措施。实施商品消费提升工程,办好标志性促消费活动、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力度、健全废旧物资回收体系、提升住房消费、加强载体引育。实施服务消费提质工程,大力发展旅游消费、拓展文化娱乐消费、挖掘释放餐饮活力、开辟家政服务新赛道、提质健康消费。实施新型消费跃升工程,培育壮大首发经济、着力发展直播电商、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加快发展赛事经济。实施农村消费挖潜工程,扩大县域消费、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实施国际消费拓展工程,强化入德消费“引流”、推动境外消费“回流”。
“在山东省《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文件的基础上,《实施方案》还突出添加了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发展农村电商、推出《禹城大战》等内容。”孟繁云说。同时,《实施方案》强调要健全工作机制,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要创新金融服务,适配金融产品,助力提振消费工作。
《实施方案》提到,将促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引导支持部分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积极推广乡镇卫生院、养老院“两院一体”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探索开展“中医+康复+养老服务”,积极争创省级试点,引导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主动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等,旨在打造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
农村电商在德州有一定基础,比如,宁津“一金一木”、乐陵调味品、夏津桑产品等特色产品网上零售规模较大。今年,德州将启动“村党支部书记直播带货”活动,培育10名村党支部书记直播带货达人,引领带动直播带货村新增100个。德州还将培育一批县域直播电商产业园、基地、企业,推动特色农产品进驻齐鲁农超、京东超市·中国特产·德州馆等网上平台。
今年,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在德州举办。借助这一东风,德州将大力实施文旅消费利企惠民行动。尤其是在丰富文化娱乐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方面,将加快乐陵影视城和夏津德影城改造提升,持续开展“跟着影视游德州”创作计划,推出电影《禹城大战》等一批宣传德州历史文化特色亮点的影视作品,进一步凝聚影视创作与文化旅游合力。
此外,德州将持续培育壮大首发经济。去年以来,众多国内外优质品牌、本土知名品牌在德州开设首店,目前已有海尔卡萨帝001号店落户禹城和宁津,华为体验店落户德州百货大楼,中影院线落户乐陵等。下一步,小米汽车融合店和华为生活馆也将陆续开业。今年,德州将继续大力引进商业品牌首店、旗舰店、概念店,支持开展首秀、首展等,预计全年开展首发首秀首展活动10场以上,累计引进首店30多家。
德州作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均接近600万的地级市,地处鲁冀交界,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巨大的消费潜力,这种人口红利为消费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德州在促进消费方面进行了众多积极探索和有效实践。以旧换新方面,截至2月26日,今年德州市已销售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产品近5万台,销售额近1.47亿元;家电带动销售额超过1.1亿元,销售台数超过3万。文旅消费方面,推出沉浸式影视文旅项目,将影视作品“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长新“留量”,2025年春节期间,德州市60家营业景区接待游客280余万人次。
尽管德州有着诸多优势,如何保障消费升温的持续性仍是一个挑战。孟繁云表示,德州将引导平台、企业、厂家、金融单位、商家共同发力,加大让利补贴力度,整合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社会各方资源,加强政策叠加,实现聚合效应。预计德州年争取国补以旧换新资金8亿元,拉动消费40亿元。另外,今年上半年将引导德州市内各商业银行补贴、重点商贸企业让利3500万元,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德州将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与企业让利促销有机结合、与金融优化赋能有机结合,线上线下双向发力,全渠道挖掘消费潜力。(大众日报记者 徐付彪 通讯员 赵伟)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