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奏响高质量发展“春之曲”
2025-02-11 10:21:15来源: 大众日报编辑: 宋雯琪责编: 李炜

  新春伊始,日照大地春潮涌动。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加快实施总投资20亿元的连续镀锌生产线项目,加快推进全流程智能制造项目二期建成投用,投资1.6亿元建设20万吨二氧化碳捕集与综合利用项目,用于洁净钢冶炼,年可降本增效9000万元,实现世界先进水平的绿色低碳发展;

  奇瑞商用车(山东)科技有限公司将投资1亿元启动产线智能化提升,两种新车型二季度下线上市;

  三一重能日照基地积极拓展华东市场份额,组织好目前在手的100多台主机订单生产,确保全年实现产值20亿元;

  奥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紧抓订单增量,正全面升级改造7条产线,将成为国内最大的CVD金属掩膜版生产基地;新上张网产线1条,达产后产能提升一倍;建设国内首条G8.6代产线,超前布局未来产能……

  2月5日,日照市召开新春第一会——全市项目提升年暨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14家企业代表登台话思路、定目标,畅谈2025年“干什么,怎么干”。

  “企业有活力,经济才有动力;项目有活力,城市才能赢得未来。项目、企业都是日照的‘活力因子’,千万个‘活力因子’共同律动,日照发展就会蓬勃向上、活力无限。”此次大会上,日照市委书记李在武提出,要以“项目提升年”为抓手,通过“谋招推服”全链条提升,拉开阵势、主动进攻,政企同心、干出气势,持续奏响“大上项目、大兴产业、大抓发展”的城市最强音。

  抓项目、提产能,跑市场、抢订单,春节后,日照各大企业、各大项目在“早”字上下功夫,复工复产“春之曲”已全面奏响。

  在东港区的各工业园区,力山特、德信、皓诚、罗克兰、中瑞等项目陆续复工复产,铆足干劲全力跑好高质量发展“第一程”。在日照汇丰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赶工制作广州美芝制冷设备集团的订单。企业生产负责人刘泽双介绍,目前订单已排到下个月,新春开工就忙着赶三星、LG等大型企业订单。

  2月5日,采埃孚汽车安全系统(日照)有限公司全面复工,各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生产车间内,近千名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加紧生产气囊和方向盘,工人到岗率达99%以上。

  日照市七星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是日照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重点企业。“春节期间收到8万件产品的订单,目前车间满负荷运转。”公司副总经理雷发林说,“订单不等人,谋生产赶订单是我们的常态,年后我们员工精神饱满、干劲十足,全力保障春节订单按时交付。”

  日照港拉弓满弦,全力以赴保外贸、保供应、保增长。面对大型船舶集中到港情况,科学编排作业计划,加快大型船舶靠泊节奏,压缩锚地停时,1月份,船舶平均在港停时同比压缩28.5%,在泊效率同比增长12.1%;石臼港区西作业区干部职工克服寒潮、雨雪天气影响,连续完成两列大豆敞顶箱装车,保障客户货物加工需求;岚山港区南作业区加快推进火车流程化作业升级,加快货物周转,火车单日作业量纪录较原纪录提升12.5%。

  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心无旁骛干事创业的最大助力。

  自2025年起,日照将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定为“日照企业家日”。2月5日,在日照市广大企业家迎来自己专属节日的这天,163家企业在全市项目提升年暨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站上“C位”,被隆重表彰。会上,李在武强调,要心底无私与企业家交朋友、全力以赴为企业纾困解难,让企业家挺直腰杆、安心创业、舒心发展。

  “大会的召开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今年,我们将全力建设好交能华坤原油地下水封洞库项目,做好山外迎接职业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各项准备,推进‘山外习园’建设,深化‘城市+大学’共同体建设。”山东华信工贸集团、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董事长拜文汇表示。

  “张家台旧貌换新颜,乔家墩子夜市烟火升腾,浓郁的旅游氛围为星岛蓝碳项目的发展提供了肥厚的土壤,每一场活动背后,各区县都主动作为,提前对接全程靠上,他们的温情服务,成为项目文旅融合发展的坚强保障。”安泰集团董事长别程远说,今年,安泰集团将启动星岛蓝碳计划二期建设,计划总投资5亿元,主要建设赛博码头、岛上游客服务中心、海上酒店等,年内力争码头太空舱、星岛露营等部分项目建成投入运营。

  “市科技局将坚定践行‘服务产业创新就是服务发展大局’理念,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更具活力、更添动力的创新生态。”“东港区将坚持市区一体、主动担当,一产突破海洋经济,二产抓好工业倍增,三产稳住服务业大盘,坚定不移抓项目突破、招大育强、环境优化,推动东港各项工作走在前、挑大梁。”会上,各区县、功能区以及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也纷纷表态发言。

  政企同心,一首高质量发展“春之曲”正在日照大地奏响。(大众日报记者 吴宝书 丁兆霞)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