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兰陵:绘就兰花产业新“兰”图
幽兰满芬芳,冬景似春华。
12月16日,兰陵“兰花雅集”开园、“兰花大集”开集仪式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兰花爱好者云集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共赏兰花美韵、传承国兰文化。
近年来,兰陵县高度重视兰花产业,将其作为推动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群众增收共富的重要抓手,创新实施“科教强县”“绿色强县”战略。今年1月份,出台了《兰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依托乡创共同体平台,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大学等15家高校院所合作,在全国招募兰花产业合伙人,集聚政策、人才、科技、资源等要素,投资5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山东省第一家集兰花研发、种植、销售、展示“四位一体”综合性项目兰花雅集,填补了山东兰花产业基地空白,获评临沂市“十佳乡村振兴项目”;坚持“融合思维”、全产业链打造,推动“产、销、展、研、学、游”一体发展,建设国兰研发实验室、种养基地等,传承弘扬非遗文化,推出特色兰花饮品、手作、铜拓、剪纸、陶埙制品等系列产品;将兰花元素融入城市建设、社会肌理、群众文化生活,建设兰花地标、展览馆、文化广场等,开发漫世界数字文创产品,打造元宇宙空间。2014年以来,7次承办山东省兰花博览会。
本次“兰花雅集”开园、“兰花大集”开集活动,是兰陵县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城乡融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群众共同富裕的行动实践,对兰陵兰花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推动兰陵县兰花产业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展现新风采、绽放新魅力。
“目前,兰花雅集种植国兰传统名品和新种4万多盆。成功招引了浙江刘宗文、河南任传承、盛福成、朱鸿及山东本地滕立喜、路文光、李文进、郭志磊、陈飞等养兰大家入驻经营,并将每月16日定为兰陵兰花大集,全面提高兰花的销售和友好交流,力争在3年内把兰陵打造成江北最大的兰花交易集散中心。努力实现联农带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最终目标。”兰花雅集负责人刘雁滨说。
“兰花雅集将用心做好、做大、做强兰陵的兰花产业,承办好2027年国展和中国兰协成立40周年庆、山东兰协成立40周年庆,努力打造江北兰花产业航母,为广大兰友献上具有兰陵特色最高级别的兰花饕餮盛宴。”山东省兰花协会会长李素堂介绍。
“德胜于兰,陵高行远。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强化顶层设计,聚焦‘兰资源’‘兰产业’‘兰文化’,建强乡创共同体、科创共同体支撑,做好‘兰花+’文章、塑强‘兰经济’,全面提升‘兰陵兰花’品牌价值,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为全省乃至全国兰花产业贡献兰陵智慧和力量。”兰陵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春仲说。 (临报融媒记者 王圣宇 胡得理 通讯员 冯磊 刘宗一)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