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菏泽市第五届牡丹产品展销会新闻发布会 牡丹产业蓬勃发展 展销会亮点纷呈
12月12日,菏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菏泽市第五届牡丹产品展销会新闻发布会,邀请菏泽市牡丹发展服务中心、牡丹区政府、菏泽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尧舜牡丹产业集团、牡丹区牡丹花卉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菏泽牡丹产业发展及展销会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牡丹是菏泽最靓丽的名片,牡丹产业是菏泽的特色产业。2024年,菏泽市起草了《菏泽牡丹发展促进条例》初稿,以法制力量助力牡丹发展。同时,高标准起草各类文件、信息及调研报告12篇,为强化顶层设计提供智力支撑。
在节会举办方面,2024世界牡丹大会在菏泽设主会场,涵盖1个主旨论坛、6个分论坛,在日本岛根县、江苏省常熟市设分会场,同步开展“花开盛世”牡丹奖项评选和全国牡丹“赛花会”。节会期间,日最高游客总数达28.5万人次,“赏花”类订单暴增110多倍,菏泽位居全国赏花十大城市第2位,成为花期旅游的“黑马”城市。
科技创新成为牡丹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菏泽市聚焦牡丹成分提取物功能性原料领域,申请发明专利4项,发布地方标准3项,制定企业标准1项,新备案化妆品14个。通过“牡丹产业”路演活动,签约项目5个,市内牡丹企业对外签约21个,带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能原材料等领域签约投资110亿元,努力打造牡丹跨界融合新业态和牡丹新质生产力。
在花卉经济发展方面,牡丹产业已形成行业领跑态势,尧舜牡丹、龙池实业、康普生物等龙头企业逐渐壮大。切花芍药销量1.1亿枝,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黄店大玫瑰、仿山非洲菊、陈集蝴蝶兰等地方花卉品牌崭露头角,菏泽市花卉经济走上了由牡丹“一枝独秀”向牡丹芍药“双花竞放”再向各类花卉“百花争艳”的快速协同发展之路,“牡丹之都 花样菏泽”的城市口号越叫越响。
牡丹区作为菏泽牡丹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实现了从“一朵花”到整个牡丹产业链的“美丽蝶变”,探索出一条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成功道路。在产业融合发展进程中,牡丹、芍药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培育牡丹、芍药新品种总量占国内80%,苗木出口率占全国的90%;芍药鲜切花销售达1.2亿枝,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5%以上,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带动发展包装业、运输业等相关配套产业,形成了多元化、高附加值的产业体系,有效促进了乡村经济繁荣;建成首批国家牡丹与芍药种质资源库,彩色油用牡丹和鲜切花牡丹技术研究两项新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近7年获审通过牡丹新品种71个,培育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及重点龙头企业,引进科技研发平台26个,完成科研成果80余项,现已形成六大产业链条,研发深加工产品260多个;高品质打造七里河“十里画廊”、纬一路“万亩花海”、临商路“花卉经济带”,着力发展“牡丹+”旅游项目,积极培育特色乡村游品牌,“菏泽牡丹花开踏青游”路线入选文旅部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荐。
菏泽市牡丹产品展销会通过展销、体验、签约、推广等活动,共同分享、见证牡丹产业发展成果,提升了菏泽牡丹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促进了产业技术交流与合作。为进一步挖掘牡丹文化资源、深化品牌效应,为乡村振兴注入牡丹产业力量,将于12月14日—15日在牡丹区政府广场举办菏泽市第五届牡丹产品展销会。
本届展销会在汲取往届经验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完善优化形式与内容,推出多项亮点活动。一是举办“2024最美牡丹仙子”评选活动,参赛选手身着牡丹元素汉服现场表演,一等奖奖励一万元现金,进一步提升展销会的影响力和参与度。二是发放5万元额度牡丹产品代金券。菏泽市民在现场打卡后,在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发布,即可在现场领取10元牡丹产品消费券。三是推出牡丹文化集章打卡活动,让市民通过互动,深入了解牡丹产品的多样性与创新性。四是尧舜牡丹、龙池牡丹、商圣牡丹等知名企业,推出多款新品、优惠产品,供市民免费试用、试吃、体验。作为菏泽牡丹产业的“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尧舜牡丹在牡丹深加工领域深耕不辍,共开发九大类160多个单品。在本届展销会上,企业将展出最新研发的特膳食品、洗护用品、新款油茶礼盒等新产品,并推出更多优惠政策惠顾消费者。(菏泽日报记者 王燕)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