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临清市以村企联建为抓手,开展了“村企联建·强村共富”行动,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共赢”,推动资金、人才、技术、项目下沉乡村一线,实现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企业发展三方共赢。
服务联享,保障更稳
群众有需求,就得想办法满足。临清市宋齐寨村立足本村区位和资源优势,与村内龙头企业山东蓝宇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宇轴承”)进行合作。党支部解决“地”的问题,以4亩集体土地入股,企业解决“物”的问题,出资购买钢材、防盗门窗等基础设施,共同建成拥有50余个摊位的宋齐寨轴承市场。市场内部分摊位交由蓝宇轴承免费使用,其余摊位租金收入全部归宋齐寨村,每年可为集体分红4万余元。
如今,宋齐寨村正在继续以“村企联建”为载体推动轴承产业提档升级,盘活低效土地资源500余亩。宋齐寨村以村集体土地入股建设临清市轴承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园、数字赋能产业园、中博轴承文化科创园3大产业园区,引进了优质企业40余家,已建成高标准生产车间30余间,年产值达到6亿元,村集体分红120余万元。
产业联兴,百姓更富
临清市烟店镇冯圈村靠近漳卫河,村里的土地大多都是河滩地适宜种植低矮农作物,并且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从事轴承生产经营,土地长期处于荒废或者闲置状态。经过多方考察和走访,冯圈村党支部决定把全村土地进行统一流转整合利用种植大豆和花生,最终近4000亩面积、合计138万公斤的产量,为冯圈村带来了丰富的油料作物资源。
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冯圈村与七家村内企业沟通商定后成立了临清市老油坊屋豆油有限公司,村集体占股三成、企业共占股七成形成产业共育模式。集体增收了,百姓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尚店镇司洼村食用菌规模化种植已有近十年历史,司洼村把村民闲置的庭院和房屋改造成反季节“菌菇小院”,成为该村联合企业帮助百姓致富的重要“砝码”。2023年,司洼村联合福鑫家庭农场投资5600万元,建设了6000平方米的绿色循环发展基地,专门发展平菇、黑木耳、冬虫夏草等食用菌产业,通过“三物”融合和绿色循环发展技术创新,每年将近6万亩植物秸秆、边角料,10万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制成菌种营养袋,同时车间每年产生的近1万吨旧菌棒、废料,可以作为村民蔬菜大棚优质的基土和肥料,增加收成。
绿色循环发展基地的菌棒制作、栽培和食用菌的分拣、采摘、日常管理等一系列工作,都是由周边村民完成的,村民们不用远离家乡就能赚到钱,老百姓都亲切的将该菌种车间称作“家门口的致富车间”。(文 程源 赵立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