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科技赋能,让盐碱地变新粮仓
2024-09-12 11:18:24来源: 大众日报编辑: 郭富莹责编: 赵滢溪

  原标题:黄三角农高区搭建科研平台50余个,取得226项科技成果,突破转化关键核心技术23项 科技赋能,让盐碱地变新粮仓

  9月5日,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农科院盐碱地试验示范基地(东营)里,一个个试验田方块铺满了绿装,在秋风的吹拂下泛起绿浪。

  在一片野大豆试验区,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研究员尤祥伟正带领团队对仿生栽培模式下的野大豆进行生长观察。“以往我们看到的野大豆都是在地上匍匐生长,光热利用效率低,这次我们通过仿生栽培技术把这一物种变为立体向上生长,显著提升了光合效率,也是我们对野大豆高值化利用的进一步探索。”尤祥伟告诉记者,类似于野大豆一样的试验区块,仅中国农科院盐碱地试验示范基地就有500亩,涉及滨海轻中度盐碱等多个梯度。

  尤祥伟团队所在的基地由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牵头,协同全院9个研究所20支创新团队,对这片区域开展适生抗逆作物种质、品种及微生物资源评价筛选,构建盐碱地分区分类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并示范推广,打造全链条模式示范样板。“我们当前的主要目标就是构建盐碱地分区分类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并示范推广,带动我国盐碱地规模化分区改良和综合利用,辐射面积1500万亩。”对于未来前景,尤祥伟充满信心。

  作为唯一以盐碱地为特色的国家级农业高新区,黄三角农高区立足盐碱地科研成果聚集优势,依托国家盐碱地中心“1+3+16+N”协同创新空间布局,探索核心关键和前沿引领性技术协同攻关机制,为打响盐碱地综合利用“大兵团会战”做足力量储备。目前,黄三角农高区已汇聚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48家高校院所、108个专家人才团队,共建各类科研平台50余个,累计取得了226项科技成果,突破转化关键核心技术23项。

  盐碱地是我国耕地提质、增效、扩容的重要战略后备资源,是我国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东营有340万亩的盐碱地,占山东省盐碱地面积的近四成,是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天然试验场。近年来,当地牢记“国之大者”、强化责任担当,因地制宜开展盐碱地治理和开发利用,聚力打造国家盐碱地农业创新高地和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样板,为端牢中国饭碗持续贡献东营力量。

  东营市立足滨海盐碱地特点,积极探索改土、改种、改水等一批适用的盐碱地农业新技术、新模式,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加速显现,黄三角不毛盐碱地正逐步变身为稳产增产的“新粮仓”。当前,东营市建成耐盐碱作物精准育种加速器、盐碱地育种标准化鉴定平台,筛选培育大豆、藜麦等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55个,18个新品系进入国家、省区域试验,各类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在全国累计推广804万亩。2023年,东营粮食单产较上年增加14.98公斤,增幅达3.9%,山东省最高。

  9月5日下午,在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润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苟水民正在对高粱地进行收割前的除虫检查工作。再过几天,这些两米多高的甜高粱将作为饲料供给公司饲养的生态猪。据介绍,润松农业自2012年开始承包多块盐碱地进行生态修复,因地制宜恢复自然林草植被,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循环林下经济,打造起了以适度猪羊养殖为主线、种养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复合产业体系,形成了全产业链循环产业园区。

  东营针对不同类型的盐碱地,因地制宜,探索构建了盐碱地生态化“三级利用”模式,对轻度盐碱地、中度盐碱地、重度盐碱地分类改良、生态利用,多措集成推动盐碱地地力改造提升。预计到2025年,东营市将完成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6.39万亩、提质改造盐碱耕地11.59万亩,新增耕地3.48万亩,盐碱耕地提质改造后预计亩均粮食增产300斤。(大众日报记者 杨珂 李广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