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临淄区:做好乡村振兴“特”字文章
2023-09-19 10:18:17来源: 大众日报编辑: 侯艳艳责编: 赵银平

  原标题:让特色成为优势 让优势转为效益 临淄区:做好乡村振兴“特”字文章

   9月13日,走进位于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赵家村的葡萄大棚,一串串紫红葡萄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玛瑙般晶莹剔透,令人垂涎欲滴。

  这两天,赵家村处处洋溢着喜气。原来,最近村里正对合作社的收益进行分红,不少村民都领到了属于自己的收益。

  早在几年前,赵家村就建起了葡萄采摘园,虽然效益一直不错,但受天气、病虫害等因素影响,采摘园仍然存在一定经营风险。如何找到一个更加稳妥、能带动更多村民致富的好项目,成了赵家村党支部书记于学武最关心的事。

  利用村集体产业优势,依托硕冠、硕园两个婚宴综合体,打造“喜文化小镇”。思路定好了,于学武带领村班子立即行动起来,对照计划内容逐条落实。同时,为扩大村集体经济规模,让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喜文化小镇”将周围东孙村的中式馒头、官道村的糕点等特色农产品也纳入消费产业链,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实现多村共富,并带动周边村庄200余人就业。

  让特色成为优势,让优势转为效益。今年以来,稷下街道创新推行“万步工作法”,制定“1+3+N”工作路径,以制度约束,提高各村集体增收的紧迫感,形成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浓厚氛围。“我们按照有目标、有路径、有机制、有保障的‘四有’原则,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稷下街道党工委书记崔文斌表示,稷下街道还设立了每月7万元的“一网三联”专项奖励资金,激发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截至目前,稷下街道已有23个村的集体收入突破30万元。

  稷下街道在村集体增收方面取得的成绩是临淄区对村集体增收整体谋划的成功实践。近年来,临淄区针对山区村体量小、资产少的特点,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电商带动作用,打造“边河味道”品牌,带动山区20多个村增收260万元;针对有闲置资源的村,加大盘活力度,去年全区累计盘活低效闲置土地714亩、闲散厂房院落7.6万平方米,带动村级增收450万元;针对没有富余资源的纯农业村,开展土地托管,每流转1000亩土地能够增加实际播种面积100亩以上,可增加村级收入12万元。

  去年,临淄区378个村总收入2.51亿元,同比增加2700万元,村均增收7.14万元。其中,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18个,占比57.67%;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16个,占比30.69%。今年,临淄区将继续通过倡树“三提三争”,做好乡村振兴“特”字文章,力争在淄博市率先实现村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下村全部清零。(大众日报记者 刘磊 通讯员 王聪颖)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