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扩大消费,山东出台40条措施
2023-08-09 09:34:56来源: 大众日报编辑: 侯艳艳责编: 赵银平

  原标题:提振扩大消费,山东出台40条措施 围绕汽车、住房以及餐饮、文旅等领域,推出系列大众化普惠性支持政策

  8月8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举行,会上解读了《关于进一步提振扩大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有关内容。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胡薄介绍,《若干政策措施》主要把握突出增加优质供给、突出降低消费成本、突出打造良好环境等三个方面。围绕群众关心关切的汽车、住房以及餐饮、文旅等重点领域,推出一系列大众化、普惠性的支持政策,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更好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营造推动消费升级的良好生态。坚持以“消费者得实惠”为出发点,上下联动拿出真金白银,帮助商家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让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买到称心的商品,体验到高品质的服务,最大限度提升获得感。聚力营造便利消费、放心消费环境,加快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依法打击假冒伪劣等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不断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

  《若干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四部分,共40条政策举措。强化大宗消费支撑部分共12条,从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居民充电桩分时电价、增加城市停车位供给、加大汽车消费信贷支持、城市片区综合更新改造、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开展家居家装促销等方面,有效满足居民的汽车、住房消费需求。

  优化服务消费供给部分共10条,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扩大餐饮和住宿消费、提升健康服务消费、增加养老和托育服务供给等方面,促进居民生活性服务消费提质扩容。

  培育新消费增长点部分共11条,从壮大信息服务消费、丰富5G网络和千兆光网应用场景、促进电子产品消费、支持直播电商、发展新零售、倡导绿色消费、培育预制菜产业等方面,挖掘释放新兴的、升级类的消费潜力。

  优化城乡消费环境部分共7条,从丰富城市消费场景、建设农村商业体系、补齐流通体系短板、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营造放心优质消费环境等方面,一体完善促消费基础保障。

  提升消费是当前扩需求的关键所在,今年,山东省实施“山东消费提振年”,高标准举办2023旅游发展大会,推出商贸、文旅等领域促消费的政策措施,促进各领域消费加快复苏回暖。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1%、好于全国0.9个百分点,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大幅增长43.6%和48.7%,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5.9%。

  “计划近期召开2023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山东站)启动仪式暨新能源商用车高峰论坛,通过举办展览展示、高峰论坛等多项活动,在全省营造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靖士宽介绍,近年来,山东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30.5万辆,同比增长138.3%。下一步,将研究制订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着力提升新能源汽车供应能力。全面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全省开展50场以上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下乡巡展活动。同时,充分利用我省在充电桩生产制造和运营上的良好基础,培育壮大充电桩产业。

  在文旅消费方面,今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3.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60.7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7.3%和87.7%。截至目前,全省组团量、散客预订量均大幅超越2019年同期水平,全省文旅市场总体呈现“迅速回暖、强势复苏”的特点。“下一步,我省将强化‘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营销,办好‘畅游齐鲁 乐享生活’主题旅游年,持续开展文旅消费惠民活动,将更多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提供给游客,激发文旅市场活力。”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刘少华说。(大众日报记者 杨烨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