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山东首次发布的海洋经济发展报告
2022-09-21 09:51:14来源: 闪电新闻编辑: 陈前责编: 赵滢溪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0日讯 9月20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报告》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文看懂山东首次发布的海洋经济发展报告

  发布会上,山东省委海洋办副主任、省海洋局副局长王仁堂介绍,为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省发展改革委、省海洋局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及沿海地方共同编制了《2021年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报告》,旨在全面客观反映“十四五”开局之年山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宏观管理和服务能力,增强全民海洋意识,为社会各界了解、参与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窗口,为相关从业者、研究者及有关部门提供参考。《报告》是山东首次发布的海洋经济发展报告,总结了2021年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海洋经济强劲恢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021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49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5.7%,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6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8.0%,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和全国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9.7%和18.7%。海洋经济进入总量增长和效率提升新阶段。

  海洋一二三产比重分别为6.4%、35.4%和58.2%,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有所提高。主要海洋产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全面增长,分别提高18.8%、8.2%和17.9%。以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增加值同比增长19.2%,高于海洋生产总值增速3.5个百分点。

  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海洋领域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体内植入用超纯海藻酸钠完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登记备案,标志着体内植入级海藻酸钠打破国外垄断,正式开启国产化之路。首台国产海洋水下采油树设备在渤海油田成功应用,打破了西方石油公司的长期垄断。全球首座十万吨级1500米超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1号”能源站在我省总装交付,在建造阶段汇集3项世界级创新,运用13项国内首创技术,实现10余种水下关键装备自主制造。

  海洋科技创新平台能级提升,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国家深海标本样品馆等深海“三大平台”启动建设。全国首个获批建设的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挂牌运行。海洋创新主体规模持续增长,新获批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3个,新认定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1家、省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6家。海洋科技重大项目发挥引领作用,“超大型海上结构物双船起重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等9项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10项现代海洋产业重大支撑性项目实施。

  港口整合效能凸显,对外贸易增势显著

  港口一体化改革成效显著,形成了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渤海湾港为延展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智慧港口建设卓有成效,全球首创智能空中轨道集疏运系统(示范段)在青岛港竣工,全球首个顺岸布局的开放式全自动化码头在日照港启用,全球首创干散货专业化码头控制技术在烟台港正式发布。2021年,全省新增航线35条,航线数量稳居我国北方港口第一位。海铁联运量突破250万标准箱,稳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5.5%、8.0%。

  国际货物贸易需求增长,港航市场持续向好,全省水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6.2%、40.8%,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3%。国际航运市场复苏,叠加船舶周期性批量更替,带动造船市场超预期回升,我省三大造船指标实现全面增长,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年末手持船舶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9.8%、362.9%和55.2%。海洋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全省水路运输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9.8%,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路运输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8.4%,与RCEP国家同比增长31.0%。

  绿色发展稳中提质,金融支持更加多元

  蓝色粮仓供应能力稳步增强。全国首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建设进入新阶段,试验区“深蓝一号”网箱首次实现三文鱼规模化养成收鱼。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增至59个,超过全国总数的1/3。全省海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3.1%。海洋能源供给力度不断增强。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1%和31.6%。四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的山东半岛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沿海风电上网电量比上年增长30.6%。淡化海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体系,2021年底累计建成海水淡化工程40处,年产淡水能力达1.65亿吨,为沿海城市和海岛水资源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海洋产业与现代金融加速融合。2021年全省累计15家涉海企业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25家。全年涉海企业债券融资规模387.4亿元。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参股的现代海洋产业基金数量已达6支,基金认缴总规模超过116.5亿元。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投资海洋产业项目73个,投资金额36亿元。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向青岛胶州湾上合示范区发展有限公司发放全国首单湿地碳汇贷款1800万元。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创新开展海产品供应链金融业务,通过海产品动产质押融资4.9亿元。东营市创新开展黄河口大闸蟹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工作,风险保障金总额达1035万元。日照市创新金融财政支持方式,将海洋牧场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全市海洋牧场保险保额达2600万元。

  政策发力措施强化,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省委召开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走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领先、海洋环境优美、海洋治理高效的现代化海洋强省之路。烟台、青岛、潍坊、威海、日照、滨州等先后出台地方“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海洋生态修复效果明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蓝碳经济快速发展,海洋生态价值进一步实现。与此同时,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涉海文件密集印发,全面助力“十四五”时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齐鲁网·闪电新闻记者 高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