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擦亮”山东高水平开放新底色
2022-08-31 10:19:59来源: 大众日报编辑: 陈前责编: 赵银平

  时光回溯,2019年8月30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三年来,山东自贸试验区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主动扛起“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使命担当,2021年,区内实现进出口3843.3亿元,实际使用外资25.6亿美元,分别增长39.4%、38.1%,高于全国自贸试验区9.9个、19.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7个、16.2个百分点,在占全省万分之七点六的土地上,创造了全省11.9%的实际使用外资和13.1%的进出口,自贸试验“擦亮”了山东高水平开放新招牌。

  深化流程再造

  开展“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体制机制更加优化

  健全法制保障机制,出台《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在创新激励、容错免责、成果评估等方面做出安排,明确投资开放、贸易便利、金融服务、创新驱动等方面具体措施,强化了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法律保障。健全政策供给机制,海关、税务、外汇管理、市场监管等中央驻鲁单位和省直部门先后出台160项支持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的具体举措,济南、青岛、烟台三市配套出台实施细则,形成“总体方案+配套举措”政策供给体系。健全任务落实机制,建立方案任务落实清单、问题清单、创新成果清单,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加强工作调度,协调解决任务落地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健全动态赋权机制。全国首创“负面清单制”放权模式,除法律法规明确不能下放的213项省级事权外,其他可全部下放自贸试验区,赋权经验做法被编入《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健全协同联动机制,推动自贸试验区与上合示范区、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重点功能区协同创新,海关、港口、片区、重点企业开展联合创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健全智库保障机制,组建山东自贸试验区创新研究中心,在决策咨询、课题研究、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为自贸试验区提供全方位、系统性智力支持。

  以创新驱动发展

  对接国际高标准

  强化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政务服务更加便利。片区互相签署商事登记互通互办协议,实现商事登记无差别办理。“数字保险箱”、质量基础设施(NQI)“一站式”服务平台和“增值税留抵退税确认制”等创新模式高效服务市场主体。深入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涉税事项“网上办”。试点实施“前台精简快办、中台统筹集成、后台质检分析”的三台联动模式,开发上线泉城“码上办”系统,纳税人手机“扫码”就能实现全流程、全链条线上办理。开启异地审批“互通互办”工作新机制。截至目前,中央层面523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在片区实现全覆盖。

  国际贸易更加便利。在全国率先开展“先期机检、码头直提”进口货物查验模式,全国首创进口原油“先放后检”、成品油“云计重”快速鉴定、棉花“集成查检、分次出区”、“水水转关自动化”通关等新模式极大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创新“GPS+电子锁”赋能中欧班列保税监管。搭建关港通智慧查验平台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创新开展进出境中转业务监管模式。

  外商投资更加便利。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创新举措,韩国SK、欧力士等一批世界500强项目,全省首家外商独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旅行社、外商独资人力资源机构等先后落户自贸试验区。首创中日韩投资“云上审批”,实现日韩投资者不出国门即可获得片区市场准入和经营资格。全球最大连锁商业机构7-ELEVEN便利店落户济南片区。全球首家艺术钢琴馆在青岛片区开馆。全省首家韩商独资人力资源机构、首家中日合资投资性公司落户烟台片区。

  金融服务更加便利。成功落地全省首单飞机融资租赁业务和首笔对外承包工程类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付款业务。人民币数字银行“跨境易支付”业务将跨境支付入账时间缩短至秒级。NRA账户、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和电子仓单质押融资为企业提供融资新路径。首单山东省属国企碳中和债券成功发行。济南片区首笔NRA账户贸易融资业务落地。青岛片区落地省内首单飞机融资租赁业务。烟台片区全国首创增值税“留抵贷”以“真金白银”激起“金融活水”。

  人才服务更加便利。组建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实施新型管理体制机制。成立全国人力资本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通人力、科技、金融等要素资源配置瓶颈。依托“业达人才码”累计为区内300余位高层次人才提供各类服务1000余次。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在济南片区实现“e站通”。青岛片区为国际人才搭建新“绿色通道”,在全省率先启动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烟台片区创新推出高层次人才服务“七一”工作法,成立全国首家自贸区安全学校。

  以产业推动自贸区建设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促进各片区之间优势互补

  推动产业差异化发展。济南片区通过搭建创新平台、优化发展生态,把自贸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建设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和监管服务大平台、全国首个省级互联网医保大健康平台,探索建立澳门—横琴—济南自贸联动创新机制,制定创新药培育发展规划,着力推动医疗康养产业发展。山东首条集成电路量产线在济南片区正式投产。空天信息领域创新发展取得重大成果,济南片区内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的齐鲁卫星星座中的“齐鲁一号”和“齐鲁四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青岛片区在全国率先开展舱单状态下国际中转集拼业务,主动对接“智慧港口”建设,对货物“进、出、转、存、验、放”全流程分类监管,落地全国唯一公共性仓单登记信息平台“中仓登”,高效推动航运物流产业发展。世界500强、日本最大非银行金融机构欧力士集团签约搭建中日产业超级连接者平台。上线“货兑宝”金融服务平台,荣获2020中国物流与供应链金融优秀案例、中国产业区块链创新奖。引进山东大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注册会员企业17家,组织召开线上线下交流合作会议,短期内促成20余家企业与山东国际大宗交易市场的合作。

  烟台片区通过业务职能整合产生“内生动力”,促成产业间深度交融,海洋赋予文旅以“机体”,文旅赋予海洋以“活力”,现代渔业、现代海洋、海工装备制造等行业与滨海旅游得到紧密融合,撬动了一批海洋文旅龙头项目。八角湾海上艺术城以中集来福士的半潜式多功能生活支持平台“普罗米修斯”为主体,将“大国重器”艺术化改造为全球首个独树一帜的超级文旅IP。投放国内首座深远海智能化座底式试验网箱,年产成鱼达1000吨、产值超过4000万元,是传统网箱的100倍。该片区将以海洋新兴产业项目为引领,串联文旅会展、金融服务、产业园区开发、海洋科教等,形成“五位一体”海洋综合开发格局。

  推动新业态突破发展。支持保税经济发展。积极承接游戏机进口维修业务,全球维修业务已拓展至液晶面板、台式电脑等领域。落地全国首个铜精矿保税混矿试点,首创保税铁矿混矿“随卸随混”,保税混铜、铁、油、煤四种业态共同推进,打造全球矿产品保税混配中心。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引进跨境电商孵化企业、孵化平台及数十家国内头部电商平台,落地全省首家出口电商财税合规化综合服务平台。离岸贸易加速推进。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筹划不足两个月即落地运营,现货交易线上平台获得19家金融机构760亿元授信支持。培育高效能平台载体。区内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海尔卡奥斯平台等吸引企业集聚,引领带动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主动融入国家战略

  发挥自身特色

  彰显自贸试验的山东担当

  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济南片区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项目依托“链上自贸”保税展示展销模式,销售近60个国家3000余种商品,实现不出国门“购全球”。青岛片区投入运营青岛自贸全球新消费体验中心,推进跨境电商创新中心、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中日韩商品消费、服务消费合作新平台。烟台片区以“内陆港+海洋港”为战略合作纽带,与河南安阳联合开通陆海联运尿素出口班列,打造中国化肥集散中心。

  深耕“经略海洋”战略。青岛港创新十大技术打造智慧码头,其中8项为全球首创;建立全国唯一的海洋药物中试基地和蓝色药库研发生产基地;在全国率先开展海洋经济统计制度和监测评估体系创新,为完善国家海洋经济统计工作体系探索经验。烟台片区全国率先成立海洋产业特色支行,创新实施海域权可抵押、深海网箱设备可抵押,引入海水养殖天气指数保险,相关经验印发全国学习推广。

  深耕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济南片区落户博科全球美丽中心项目,中日国际医疗科技园重点项目已封顶,打造国际医疗合作和产业创新重要载体。青岛片区成功获批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并启动规划建设;日本“国际客厅”创新平台新模式参选对外投资创新性改革举措;青岛至大阪定期全货运包机顺利首航,高效链接中日两大消费市场。烟台片区高标准谋划中日产业园,进驻5G联合创新实验室等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发展8K+5G超高清产业;依托日本中小企业产业基地平台,为日本中小企业提供孵化、技术交流和展示、小试、中试及产业化空间。

  对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成功举办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启动暨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大会,牵头沿黄流域九省(区)成立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联盟成员包括山东、河南、四川、陕西4省自贸试验区12个片区,以及山西、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5省(区)15个经济功能区,聚焦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赋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112项试点任务已基本实施,形成189项创新成果,其中“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被评为全国“最佳实践案例”,4项被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推广,17项首创性探索获国家部委认可,87项在省内复制推广,医养健康、国际贸易、现代海洋等特色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山东自贸试验区已成为我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点战略依托。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站在成立三周年的新起点上,山东自贸试验区将继续坚定履行“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历史使命,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继续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作用,集聚国内国际资源要素,更好服务两个市场,率先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环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努力在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中走在前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