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新增劳动力中70%由职业院校培养输送,全省职业院校每年面向区域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海洋强省等开展技能培训200多万人次,在疫情严重和企业用工吃紧时期组织动员30多万名职校学生支持上千家企业复工复产……在山东,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力。
8月中旬的山东潍坊,天气有些闷热。在歌尔匠造培训中心里,几位穿着工装的人,正围在一起研究工业模具。看上去,这些人既不像青涩的在校学生,也不像一线的技术工人。
“我们是职业学院的老师,未来4个月都要与企业工程师一道学习研究新的技术工艺和生产规范。”从教18年的姜雪燕,是潍坊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教师,她说,得益于产教深度融合,自己的学生能接触到知名企业的实际生产线。她作为老师更要了解前沿生产技术,才能在教学和科研中游刃有余。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这个政策非常好,随后多部门出台多项支持细则,学校产教融合驶入快车道。”潍坊职业学院副院长李瑞昌说,多家知名企业与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办学形式从订单班、冠名班,升级为共建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再提升到共建职教集团。
山东的职业教育吸引力近年来显著提升。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王志刚说,2021年山东中职招生中有2.95万人超过普通高中线,高职招生中有2.92万人达到本科线,1.74万名普通高中在校生转入中职学校。
记者了解到,2012年起,山东建立“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职教高考制度。10年间,山东“职教高考”影响力不断跃升。报考人数由最初的3万余人增长到今年的20.9万人,本科招生计划也从最初的2600个扩容至今年的1.8万个。
山东现有职业院校520所、在校生257万人。2020年,山东成为国内首个部省共建的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因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成功探索,山东先后两次入选国务院激励的职教改革成效明显省份。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邢顺峰说,山东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服务区域产业升级、促进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历经10年改革历程,山东职业教育初步实现从“无门槛追求质量”到“有选择以质定量”,与产业和群众需求愈发契合适应。
在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建成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培养一批专业技能人才”被列入今后5年山东要干的200件大事之一。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山东将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新华网记者 萧海川)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