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2021年以来,山东省深入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打出优质服务与严格执法相结合的“组合拳”,扎实做好版权保护、产业发展等有关工作,推动山东省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
用优质的版权服务,为创新护航
版权即著作权,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资产。山东省版权保护与服务平台是我省版权作品登记的主阵地,平台自2013年上线以来,从纸质化登记发展为电子信息化登记。2021年,全省著作权作品登记达23万份。
从去年开始,我省对山东省版权保护与服务平台进行升级改造,丰富完善各项服务功能,近期将正式上线新功能。“新功能上线后,作品在山东省版权保护与服务平台进行登记后可获得一个二维码。权利人只需扫码即可查询版权的关键详细信息。”省委宣传部版权处有关负责人表示。
推进版权平台建设,山东各地不断创新,以优质的版权服务为创新护航。在潍坊,“山东省婚纱摄影版权登记交易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手机端版权登记交易;“中国画都书画版权登记交易平台”去年正式启用,破解了困扰书画市场的诸多难题;婚纱摄影、教育、艺术、纺织等8大省市级版权平台,功能日趋完善。
泰山新闻出版小镇是全国唯一以新闻出版为业态的小镇,目前已有60多家企业签约进驻,总投资近30亿元。通过泰山国家图书版权交易中心这个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图书版权交易中心,图书版权权利人和使用人可以在线实现版权登记、评估、服务、维权等。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人天书店集团等新闻出版行业重点机构均已进驻,小镇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泰山新闻出版小镇总经理曹步云介绍。
保护正版打击盗版,营造“天朗气清”版权生态
一个数字让人惊喜:去年,我省国产软件使用数量不断增加,软件正版化核查工作结果显示,我省综合正版率达88.57%。
一份名单让人振奋:我省华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通佳机械有限公司被国家版权局授予2021年度全国版权示范单位(软件正版化)称号。
一个目标催人进步:“十四五”期间,山东提出加大“版权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软件正版化率达到90%以上。
版权发展和保护水平,彰显着一个地区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软件正版化工作是版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省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政府机关已全部实现软件正版化,事业单位和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有序推进,软件保护环境明显改善。
一手保护正版,一手打击侵权盗版。2021年年初,国家版权局等四部门发布“剑网2020”专项行动十大案件,菏泽“11.07”侵犯著作权案入选。淄博“9.01”特大制售盗版教材教辅案等6起案件列入6部门联合挂牌督办案件。
山东持续加大侵权盗版执法力度。全省版权部门联合网信、公安、通信等部门,围绕图书视听作品、新闻作品、APP领域、电子商务平台等重点领域,把开展专项行动和加强日常执法、提前化解版权矛盾纠纷等方式结合起来,扎实开展“剑网2021”专项行动,营造“天朗气清”的版权生态。
2021年,全省查处网络侵权盗版案件155起,刑事移交10起,关闭侵权网站11家,删除盗版链接32个。在国家版权局2020年度查处侵权盗版案件通报表彰中,我省获得有功单位称号30家、有功个人49名。
以优质内容打造品牌,促进版权产业发展
“山东保护版权、激励创新、鼓励创业的活力和激情,感染了我们。企业的发展也印证了当初的选择。”落户潍坊的街景梦工厂创始人李文君坦言,创业之初,最先把目光投向北上广等城市。但考察调研后,将工厂放在了潍坊。
近年来,山东不断为版权产业发展“减负”“松绑”,进一步取消和调整涉及版权的行政审批项目。另一方面深化版权示范创建工作,连续两年在全国版权示范创建工作中斩获荣誉,培育公布“山东省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基地)”30家,批准设立山东音乐版权交易中心等4家省级版权交易中心。
涵盖视听、图书、文学等多个门类的版权产业“地图”,展现了齐鲁大地蓬勃的创作创新能力与高度的版权保护意识。去年,我省共办理引进输出图书版权合同620余份。
鲁书、鲁剧,是山东版权产业的优质内容“供应商”。山东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华介绍,集团连续15届获得“五个一工程”图书奖,近年来输出版权数量达1100多种,居全国省级出版集团第1名。(大众日报记者 赵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