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为中华哲学思维奠基 “中国的亚里士多德”在济南
2022-03-14 13:32:51来源: 天下泉城编辑: 陈前责编: 赵滢溪

  开栏的话

  只有了解一座城市的昨天,才能更加明晰这座城市的未来。济南,千年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曾洒落文明的圣火,也曾镌刻文脉的传承。为更好地讲好济南故事,擦亮“文化济南”品牌,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南广播电视台天下泉城新闻客户端联合推出“文化济南”专栏“读城”,从历史与人文的角度,探寻名城济南的人文密码,记叙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与大家像读书一样一起阅读济南城。

  驱车出济南市区沿绕城高速向东约60公里,再穿行一段乡村公路,便可抵达章丘区相公庄街道。相公庄历史悠久,最早出现史料记载是在春秋时期。

  我们今天所要讲述的,是出生、归葬于今相公庄街道郝庄村的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先秦阴阳五行学派重要代表人物邹衍的故事。

  “明星”邹衍

  邹衍,又称邹子,战国末期齐国人。按照《济南通史》中的说法,邹衍大约生于齐威王二年(前355),死于齐襄王十九年(前265),活了90岁左右,堪称那个时代的长寿者。

  《史记》记载,邹衍是齐国稷下学宫中著名的稷下先生,享受“列大夫”的待遇。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也是战国中后期列国的学术文化中心,堪称当时的“学霸”集中地。我们熟悉的孟子(孟轲)、荀子(荀况)等都曾在这里游学。在学宫,邹衍有着“谈天衍”的美誉,但这并是不说他喜欢侃大山,而是称赞他学术渊博、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同时又擅长辩论。

读城|为中华哲学思维奠基 “中国的亚里士多德”在济南

稷下学宫遗址11号夯土基址(照片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学术界普遍认为,邹衍出身于儒家,但在百家争鸣的稷下学宫,邹衍受到了各家学术思想的熏陶,集阴阳五行思想之大成,成为一代学术大师,也让阴阳五行家成为战国后期十分走红的学术流派。

  在邹衍思想中,最为著名的是阴阳五行说。邹衍认为,整个自然界是发展变化的,阴盛阳衰,阳盛阴衰,一消一息,互为更替。与此同时,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君王的施政纲领必须顺应天时、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来执行。邹衍的这种观点对后世影响颇深。山东大学教授蔡德贵认为,在邹衍之前,阴阳与五行观点已经产生,但直到邹衍才成为定式,并在之后成为中国文化和传统思想的主要骨架之一。“儒家用过他,道家用过它,法家也用过他。直到五四以前,固有的纯粹的中国式文化,是以阴阳五行为骨架的。”

  在阴阳五行自然观点的基础上,邹衍进一步提出了“五德终始说”,意思是说,每一个王朝都不是不变的,经过若干年后就要按照五行的顺序改朝换代。于此,哲学家冯友兰表示,邹衍发展出一个新的历史哲学,用五德的转移来解释历史,它既是变化的,又是有规律的。

  战国后期,正是政权趋于统一、兼并战争激烈的时代,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得到了不少诸侯国的追捧,大家都觉得自己是顺应天时的真命天子,自觉成为邹衍的“粉丝”。

  根据《史记》,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个将邹衍五德终始说付诸实践的帝王。汉代及汉代以后,五德终始说仍然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治观念,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改正朔,易服色”、封禅泰山以应天命的理论依据。

  今天,我们在古装剧中经常会听到“奉天承运”,就是受到了邹衍观点的影响。

  “大师”邹衍

  邹衍的学术思想并不仅局限于哲学与政治范畴,他还提出了大九州的地理概念。

  济南社科院副院长张华松介绍,邹衍提出,大禹治水将中国划分为九州——兖、豫、青、冀、徐、扬、荆、雍、梁,但从世界眼光来看,大禹九州只是一个州,即赤县神州。像赤县神州这样的州还有八个,与赤县神州共同组成一个大州,这样的大州一共有九个,大九州之外,就是宇宙边缘的“天地之际”了。每一大州内部的各小州之间,都有裨海(小海)相分隔,而大州与大洲之间,又有大瀛海相分隔。

  “大九州说一方面隐含了天下合一的思想,另一方面也为齐、燕等沿海国家对外开疆拓土提供了恢宏的想象空间。邹衍学说是因应历史发展和形势需要的,故而一旦创立就能够风靡天下。”张华松表示。

  亦有学者考证后认为,邹衍曾在燕昭王的支持下,组织航海队远赴朝鲜半岛、琉球群岛、日本列岛等地调查。此外,后来的徐福东渡以及郑和下西洋都受到了邹衍思想的影响。

读城|为中华哲学思维奠基 “中国的亚里士多德”在济南

  除了航海与地理,邹衍的思想对后世的农学、中医、自然哲学等发展也产生了推动作用。今天,还流传着关于邹衍的两个小故事。邹衍在燕国时,燕昭王去世,继位的惠王听信谗言,将邹衍监禁。邹衍仰天而哭。当时正是夏天,但上天却为之降下了冰霜。又有传说,燕国有个山谷土壤肥沃但天气寒冷,因此不长庄稼。邹衍在谷中吹律管,用音乐催化冰雪,作物因此能够生长,这也就是“邹衍吹律”典故的由来。这些传说并没有科学根据,只是对邹衍天人感应学说的附和,为邹衍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他也因此被许多人称为“方士”。

  邹衍共著有《邹子终始》《大圣》之篇十万余言,但可惜的是大多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但这不影响邹衍在中国思想文化历史上的地位,他被称为“中国的亚里士多德”和“科学之祖”。

 “老乡”邹衍

  齐国是邹衍的故国之邦,公元前284 年,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韩、赵、魏联合伐齐。他拒绝参加这场战争,这很可能是其后他被构陷的一个原因。

  在燕国入狱获释后,邹衍回到了故乡齐国,其后还曾作为齐国使者出使赵国,受到平原君的隆重接待。晚年,邹衍似乎又回到燕国出仕,但相关记载已非常少见。

  根据1992年版《章丘县志》说法,在今天的相公庄街道郝庄村西北,当地称为长白山的连绵山脉环绕中,邹衍便长眠于此。

读城|为中华哲学思维奠基 “中国的亚里士多德”在济南

  2021年,多名章丘区政协委员联名提出了“关于加快建设‘邹衍文化广场’创建‘国际邹衍文化论坛’”的提案。章丘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答复中表示,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推进组织实施。(专题策划:朱永宁 本期撰稿:高家涛 美编:马官民 编辑:高家涛)

读城|为中华哲学思维奠基 “中国的亚里士多德”在济南

  本文参考:

  1、《济南通史·先秦秦汉卷》,张华松主编,人民出版社

  2、《邹衍自然观》,藏明、孙开泰著,海天出版社

  3、《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中国哲学流行曲》,蔡德贵著,山东人民出版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