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与时代同频,张店区焕新中心城区价值坐标


淄博市张店区湖田街道工作人员了解民生需求

华灯初上,淄博市张店区鑫马吾悦开启活力夜经济
清晨拂晓,孝妇河湿地公园的薄雾尚未散尽,退休教师赵玉梅已沿着崭新的步道悠然漫步。“几年前,这里还是杂草疯长的河滩,如今一步一景,活脱脱成了家门口的‘小江南’!”她眉眼间满是藏不住的欣喜。
傍晚时分,5公里外的CBD金融中心灯火璀璨,33层的齐美大厦里,入驻不久的科创企业负责人刘哲刚结束与上海客户的视频会议。“选择扎根张店,就是看中了这里既有中心城区的便捷配套,更有转型升级的蓬勃活力。”他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创业者的心声。
这一早一晚的鲜活场景,如同两幅对比鲜明的剪影,勾勒出淄博市张店区“十四五”期间的深刻变迁——这座承载着老工业城市记忆的中心城区,正以高质量发展为笔,在时代画卷上重塑着自己的价值与魅力。
空间之变:
从“沉睡资产”到“活力源泉”
2023年初春,闲置多年的原乐都汇购物广场迎来了“重生时刻”。唐庄酒店斥资3.6亿元,将这片沉寂的空间改造成集高端酒店、特色餐饮、城市温泉于一体的城市微度假文旅综合体,昔日冷清的楼宇再度热闹起来。
“从项目对接洽谈到最终落地,政府专班全程‘一对一’跟进,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唐庄酒店负责人邹林宗回忆起来仍十分感慨,“办理证照时,审批部门特意开启绿色通道,工作人员既上门现场指导,又协助线上审批,真正实现了‘一次跑腿、全部办好’。”
这样的“焕新故事”,在张店区并非个例。5年来,张店区创新探索闲置楼宇盘活路径,让一处处“沉睡资产”变身“活力源泉”:原凤阳大厦摇身变为博欣大厦,成功引进16家企业;原国美电器商场升级为可恩口腔医院,打造出现代化专业医疗机构;就连闲置8年的原佳世客购物广场,也以鑫马吾悦广场的全新面貌亮相,成为市民消费新地标。
截至目前,张店区已成功盘活9处重点闲置楼宇,总面积达23.5万平方米,引进企业50余家,带动2000余人实现就业。在“腾笼换鸟”的过程中,区域发展动能持续集聚,新质生产力的“成色”愈发充足。
治理之变:
从“管理”到“服务”
“没想到反映的问题当天就解决了。”在马尚街道齐悦国际社区,“居民议事厅”里正在讨论物业管理问题的优化方案。社区党委书记赵玉芝介绍,社区创建“姊妹花议事”“书记爱串门”“网格支部连片”等一系列线下服务平台,及时解决居民提出的问题和需求,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齐悦社区的治理是张店区深化服务型改革的一个缩影,“人治”日渐细化,“智治”打好配合,张店区依托“一网统管”平台,打造城市管理智慧平台及应用场景14个,在8个镇(街道)执法中队建立二级平台,选取2413路城市管理视频监控点位、595路智能识别事件高发点位,让城市管理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防”。
场景之变:
从“传统业态”到“流量新生”
在“董明珠健康家”山东首店中,智能电器琳琅满目;盒马鲜生鲁中首店中,挪威三文鱼等全球生鲜走俏,配送订单接连不断……这些新消费场景的出现,正是张店区以营商环境“软实力”撬动“首店经济”的生动展现。
“烘焙记忆淄博首店不仅带来新体验,更希望重塑消费新生态。”淄博记忆烘焙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夏同义说。首店蓬勃的背后,是张店区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张店区的企业服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让我们对扎根淄博充满信心!”青岛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政府事务部负责人蔡经理坦言。针对新零售新业态落地开业面临的问题,张店区各相关部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前介入指导,助力项目高效落地。烘焙记忆的快速开业更彰显“保姆式”服务——从选址到运营仅用3个月,助力企业项目顺利启航。
品牌落地不是终点,而是消费升级与业态焕新的起点。张店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实施“一对一”批前指导与“远程勘验+现场核验”双轨服务模式,引进86家品牌首店,涵盖潮流餐饮、数字生活等多个领域,这些首店不仅带动中心城区消费超千万元,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个,更通过“首店+商圈”“首店+夜经济”等融合模式,激活商圈活力、提升城市时尚指数。从“传统业态“到“流量新生”,张店区正以营商“密码”撬动发展增量,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民生之变: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
走进金城荣基臻岳项目,四点半学堂、健身房等设施,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生活需求。“直饮水直接接到家里,连入户电梯间都设计了洗消换衣区,这和过去只讲求‘住得下’的房子,完全不一样了。”业主赵女士说道。
这一变化,源于张店区对群众高品质居住需求的精准洞察。近年来,张店区以打造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典范城区为目标,“我们先后配合淄博市建立了4个设计指引和172条技术标准,为‘好房子’画出了清晰蓝图。”张店区住建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从政策支持到鼓励金融赋能,为的就是给好项目保驾护航。
“十四五”期间,张店区连续2年承办山东省高品质住宅建设会议,10个项目成功入选山东省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名单;通济花园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获评山东省城市更新示范项目,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如期完工;先后斩获中国城市精细化管理创新典范奖、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从“忧居”到“优居”,从“将就住”到“讲究住”,张店区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居住体验,更让整个城市的宜居水平迈上新台阶。
服务之变:
从“基本保障”到“优质共享”
张店的蜕变,不仅体现在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面子”上,更藏在普惠共享的民生“里子”中。如今,一幅“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文有雅乐”的民生幸福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教育等公共服务迎来质的飞跃。龙凤苑中学新建项目和西六路小学迁建项目于2024年9月如期完工投入使用,进一步缓解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位供需矛盾,满足了人民群众“家门口上好学”的期望。2019年至2025年,张店区先后投资30.12亿元,新建中小学11所,改扩建中小学13所,新增学位3.26万个,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医疗资源的提质扩容同样令人瞩目。目前,张店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04家,住院床位数3979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5.04张,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成功创建山东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山东省级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区。2021年张店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投入使用,建筑面积是旧院区的3倍,引进64层128排螺旋CT等先进设备,与山东省立三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现在大病不用跑济南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山东省级专家的诊疗。”正在就诊的市民王建军说。
“一老一小”的幸福底色愈发温暖。在车站街道城南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成为老人们的新去处。72岁的独居老人赵爱华几乎每天都来这里:“现在社区食堂比较方便,还有医生定期检查身体,孩子们在外地工作也放心了。”目前,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在张店已累计建成8处,覆盖率达到100%,构建起“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则让市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走进大医本正文化驿站,老师正在为附近的居民讲授肩颈放松课程。“我们联合社区、文化机构及其他社会力量,以普及中医药常识、国学课堂等方式,向居民多渠道推广健康文化。”大医本正国学馆负责人介绍。5年来,共建成“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9个,打造了时尚、休闲、沉浸、互动、文艺的活动空间,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学才艺。
从满足基本需求到供给优质服务,张店正将发展的成果,转化为每一位市民可感、可及、可享的日常幸福。这份不断加厚的民生账本,正是这座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最动人的注脚。
动力之变:
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
当下,数据要素与智能应用的深度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产业格局、商业模式与工作方式。在张店区,一场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发展动力变革,正悄然发生。
在卓创资讯产业园内,其研发团队正依托高品质数据资源,打造以智能应用为核心的数智化服务体系。“我们的服务覆盖生产、贸易及终端制造企业,服务的全球500强企业及其下属企业超过190家。”企业负责人介绍。作为领先的大宗商品信息服务提供商,公司正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与创新精神,为产业链各环节参与者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撑。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张店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动力之变”——从过去依赖传统要素投入,转向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发展新路径。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政策引导与机制构建上,更在企业的实践中落地生根。位于张店区的山东中自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政策引领下,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人才引进力度,更主动携手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就是我们企业的生命,公司将会继续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公司副总经理杜所勤介绍。
通过有效构建政、企、校、研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与张店区内骨干企业开展“科技副总”聘任合作,助力校企联合共建,张店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发展不是单纯为了数字的增长,而是为了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张店区委书记苏振华说,“我们将继续聚焦‘强富美优’城市愿景,让张店不断焕发新活力。”
夜色渐深,孝妇河畔的歌声悠扬,海岱楼、金融中心的灯火璀璨,共同照亮这座淄博市中心城区的前行之路。(大众日报记者 刘磊)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