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村坝:聆听“运河之心”六百年的黄河脉动
2025-11-05 15:07:18来源: 闪电新闻编辑: 李炜责编: 李炜

  原标题:沿着黄河遇见海|戴村坝:聆听“运河之心”六百年的黄河脉动

山东东平戴村坝:聆听“运河之心”六百年的黄河脉动

2025“沿着黄河遇见海”采访团参访戴村坝博物馆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4日讯 “运河之心”?“中国古代第一坝”?“北方都江堰”?你没听错,它们指的都是戴村坝!11月4日下午,2025“沿着黄河遇见海”采访团一行来到大汶口遗址博物馆,探秘中华文明的起源。

山东东平戴村坝:聆听“运河之心”六百年的黄河脉动

  戴村坝位于山东省东平县境内,是大汶河中下游的分界标志,而大汶河作为黄河下游的重要支流,自古与黄河血脉相连。这座全长约400米的石坝,由明代工部尚书宋礼与农民水利专家白英共同设计,以“筑坝戴村,遏汶济运”的智慧,迫使汶水西流,汇入京杭大运河海拔最高的南旺段,实现了“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漕运奇观。

山东东平戴村坝:聆听“运河之心”六百年的黄河脉动

  坝体设计蕴含古人治水的深邃智慧:玲珑坝、乱石坝、滚水坝三级阶梯结构,可随水位自动调节蓄泄。水量小时,玲珑坝抬升水位;水量大时,漫过乱石坝;汛期洪水则从滚水坝宣泄,既保障漕运,又减轻下游防洪压力。数百年来,戴村坝以“铁扣相连、灰浆浇砌”的工艺岿然不动,被誉为“江北都江堰”,更是黄河水系中活态水利工程的典范。

山东东平戴村坝:聆听“运河之心”六百年的黄河脉动

2025“沿着黄河遇见海”采访团登上戴村坝观景台

  2025年7月,戴村坝博物馆经过全面提升后焕新开馆。博物馆以“文化+科技”的融合路径,打造了序厅、运河之心、建坝筑梦、运载千秋、博物传薪五大主题展区,通过300余件珍贵文物、沉浸式影片和互动装置,生动再现了戴村坝六百年的治水文明。

山东东平戴村坝:聆听“运河之心”六百年的黄河脉动

  在这里,游客可以透过数字影片,直观感受古人“引汶济运”的宏大场景;通过微缩坝体模型,理解“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博物馆还借助智慧化互动系统,将戴村坝的工程原理、历史价值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让古老水利工程焕发时代光彩。

山东东平戴村坝:聆听“运河之心”六百年的黄河脉动

  戴村坝不仅是水利工程,更是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见证了黄河治理的智慧,体现了“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黄河精神。近年来,戴村坝先后入选国家水情教育基地、黄河水利遗产,并作为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被水利部文明办在全国推广。

山东东平戴村坝:聆听“运河之心”六百年的黄河脉动

2025“沿着黄河遇见海”采访团参访戴村坝博物馆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戴村坝被赋予新的使命。它从维系漕运的“心脏”,转型为展示黄河文明、开展研学教育的重要窗口。戴村坝博物馆的升级,正是泰安市推动黄河文化“活态传承”的缩影——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3D模型,结合法治长廊、廉洁教育基地,让古坝成为融合历史、生态与科技的公共文化空间。正如当地工作人员所说:“保护戴村坝,不仅是守护历史,更是为了让黄河智慧滋养未来。”

山东东平戴村坝:聆听“运河之心”六百年的黄河脉动

  从1411年的夯土筑坝,到今天的智慧水廊;从保障漕运五百年的“运河之心”,到守护黄河安澜的“生态屏障”——戴村坝的变迁,正是黄河文化绵延不绝、创新发展的缩影。它用六百年的波澜不惊,诉说着中华民族与母亲河共生共荣的永恒课题,也成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生动注脚。(闪电新闻记者 王子豪 石永薇)

山东东平戴村坝:聆听“运河之心”六百年的黄河脉动

2025“沿着黄河遇见海”采访团体验沉浸式影片

山东东平戴村坝:聆听“运河之心”六百年的黄河脉动

2025“沿着黄河遇见海”采访团体验沉浸式影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