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患者倒地!确认周围环境安全,做好自身防护……”10月25日下午,伴随专业规范的急救指令,全国学校急救教育技能展示活动京津冀邀请赛在青岛世博城国际展览中心十字连廊拉开帷幕。作为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同期重要活动,赛事吸引来自全国10个省的27支队伍同台竞技,现场百余名观众驻足观看,沉浸式感受校园急救技能的专业魅力。
“体育课后,一名同学突然倒地失去意识,如何快速实施心肺复苏?”随着主持人模拟真实校园急救场景,参赛学生迅速进入“实战状态”——整理体位、判断意识、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一系列动作规范流畅、精准高效。本次邀请赛聚焦校园高频急救场景,设置徒手心肺复苏、AED 使用、前臂骨折包扎固定、头部止血包扎四大核心项目,全方位检验参赛队伍的急救技能水平,集中展现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的阶段性成果。
为保障赛事质量,展示活动前,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7所院校的专家组成指导团队,为参赛队伍开展专项技术强化训练,从操作细节、流程规范到应急反应,逐一打磨提升,确保每一位参赛者都能以最佳状态展现校园急救“硬实力”。“学生急救基本功扎实,操作动作标准规范,关键步骤精准有效,真正达到了‘能救、会救、敢救’的目标。” 专家组组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津在赛后点评中给予高度评价。她强调,学校急救教育是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长期工程,未来需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专业指导作用与试点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各地校园急救教育协同发展、提质增效。
赛事现场不仅是技能比拼的赛场,更是急救知识普及的课堂。“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时,双手应放在患者哪个位置?”“家庭烫伤后,冷水冲洗的正确时长是多久?”互动问答环节中,观众踊跃参与,专家则结合问题现场演示规范动作、讲解科学原理,将专业急救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实操指南,现场气氛热烈活跃,实现“以赛促学、以学促用”的良好效果。
活动期间,天津市教委体美劳教育处副处长於超、河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吴佳斌、山东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王桂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体战训学院讲师张玉莞尔分别登台,分享各地推进学校急救教育试点的特色做法与阶段成效,为区域间经验交流搭建桥梁。值得关注的是,全国高校急救教育普及推广公益行动(首期)启动仪式同步举行。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李宗浩在致辞中强调公益行动对提升高校师生急救素养的重要意义;天津大学卫生应急学院培训中心主任辛立民代表参与院校表态,将全力推动急救教育资源共享;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夏国明宣布公益行动正式启动,标志着校园急救教育普及工作迈入新阶段。
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支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河北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出版社天津教学服务中心协办。来自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专家及师生代表共计500余人参会,为校园急救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