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庆假期,山东200家景区迎客近3000万人次,营收15.5亿元 从迎客到留客,“好客山东”又出圈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的8天长假正式收官。记者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10月1日—8日,山东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966.6万人次,营业收入15.5亿元,比上年国庆假期分别增长8.0%和5.0%。山东省公共文化场馆累计服务582.7万人次,比上年国庆假期增长11.6%。
数据的增长,反映了山东旅游服务从“好客”向“宠客”的理念转变。面对假期持续降雨,山东各地化被动为主动,用一项项便民举措、一个个创新场景,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
“晴天险”让游客免费重游
“这个国庆节我体验了一次雨中爬蒙山,冒着雨爬到圣贤亭看到了难得一见的云海。”来自枣庄的刘女士说,景区送了一张晴雨卡,之后还能免费再来一次。
今年国庆假期,山东省多地遭遇持续降雨天气,游客出游意愿降低。如何吸引游客成为摆在景区面前的一大难题。沂蒙山龟蒙景区、云蒙景区创新推出“晴天险”,10月1日至8日期间入园且遭遇降雨的游客,均可在明年9月30日前任选一天免费重游一次。“我们希望用一张‘未来门票’将单次消费转化成长期的情感链接。”沂蒙山龟蒙景区、云蒙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既能吸引游客“回头游”,又能为景区赢得行业口碑。
应对降雨天气,其他景区也拿出应对之策。五莲山、红叶柿岩旅游区、临朐沂山风景区等都推出了国庆下雨免费重玩活动。
由“卖门票”向“赚口碑”转型,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景区国庆假期面向全国游客免门票,通过增加园内体验业态留住客流。解决游客“停车难”问题,泰山景区各进山口周边向游客开放停车泊位1.5万余个,“泰山易停”整合4类停车资源、7.4万个泊位信息,实现一键导航、智能找位,为游客规划最优停车路线。
从观光到体验,“过路客”变“过夜客”
如果说“晴天险”是“好客山东”的应变智慧,丰富产品业态、创新消费场景则体现了“宠客”的积极作为。各地通过打造沉浸式夜游、举办特色美食赛事等举措,延伸文旅消费链条,让游客从“过路客”变成“过夜客”,从“观光者”升级为“体验者”。
国庆假期,济南趵突泉景区推出主题沉浸式夜游《趵突夜画》,以“二安文化”为线索,打造集文化体验、艺术演艺、科技互动于一体的沉浸式夜游新空间。“游客在夜游过程中,可以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故事,也可以沉浸式感受辛弃疾与李清照的隔空对话。”济南文旅集团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副部长牛晓霞表示,这种夜间互动演艺的形式,让济南的千年文脉变得可触可感。
创新夜游体验场景,山东省各地纷纷点亮“夜经济”。临沂《夜画琅琊》行进式游船演艺入夜开演,涑河南岸的休闲街区每晚演出近百场次。曲阜鲁源村推出“中秋奇妙夜”主题游,五场夜游节目让游客体验鱼灯巡游、火树银花的唯美浪漫。
“最终确认成绩为2728份,打破挑战目标,挑战成功!”10月7日晚,“蔬”香齐鲁·山东蔬菜美食争霸赛在潍坊举办。随着认证官杨绍鹏宣布挑战结果,现场发起的“一小时内吃朝天锅人数”挑战,成功创下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国庆假期,山东分别在枣庄和潍坊以水果、蔬菜为主题举办两场美食赛事,同步在现场设置展销区,拉动假日文旅消费。其中枣庄赛区总客流量达到59.7万人次,拉动文旅综合消费3265万元。
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00%
除了“文旅+美食”,山东各地还发挥“票根经济”的联动效应,将“宠客”服务链条深入到更多元的跨界融合场景。滨州市推广“文旅票根联盟”,将高速通行票根纳入餐饮、住宿、景区优惠体系。聊城依托“鲁超联赛”“全国轮滑赛”等赛事推出优惠政策,观众凭赛事有效票根,可在聊城市51家A级旅游景区享受免票或折扣优惠,其中36家景区实行免门票政策,15家景区提供5至9折不等的门票折扣,覆盖不同游客需求。
此外,山东的“国际朋友圈”在黄金周显著扩大。携程数据显示,假期山东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00%,其中青岛、泰安、济南三市贡献超八成份额。此外,青岛邮轮母港接待国际邮轮3艘次,船上外籍游客近6000人,其中约四成选择下船后赴曲阜、泰安延伸游览,形成“海—山—圣人”经典线路。
免签政策叠加直航恢复,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位列前五大客源地,韩国独占35%,成为山东入境游“头班车”。入境游客平均停留3.2晚,高于国内游客0.8晚。泰山、三孔、青岛啤酒博物馆、“泉城夜宴·明湖秀”、日照海洋公园为热门打卡地。(大众日报记者 唐晓宁 通讯员 孙为立)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