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9月,世界目光再度聚焦青岛!9月8日,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幕。
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名涉海国际组织、政府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等嘉宾齐聚,围绕海洋经济、科技、综合治理、文化等领域,深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交流合作,深耕蔚蓝,共谋海洋繁荣。
本次论坛由山东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主办,青岛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山东省委员会、山东省海洋局承办,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执行。
以“从蔚蓝到未来—发展可持续海洋经济,共建美丽丰盈的海洋”为主题,论坛设立“1+1+4+5”11个板块活动,即开幕式暨主论坛、海洋城市市长对话会、四个平行论坛和五项特色活动,覆盖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相关议题,以及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治理、绿色航运转型、海洋生物医药研发、深海资源开发、海洋青年人才培育等方向。
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
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大赛青岛国际邀请赛
“一笔一世界 一墨一海洋”国际书画展
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大赛青岛国际邀请赛、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大赛、3个国际培训班、“一笔一世界 一墨一海洋”国际书画展五项活动同期举行。
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彼得·汤姆森在致辞中表示,国际社会需持续推进《<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简称BBNJ协定)等具体举措。他对中国加入《港口国措施协定》及成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国表示感谢,并呼吁深化全球合作,落实“2030年前保护管理至少30%海洋及沿海区域”的“30x30”目标,期待在2028年第四届联合国海洋大会构建全球生态文明。
开幕式上,多项重要成果集中发布。
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滨之城”平台秘书处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在联合国“海洋十年”框架下首个城市合作平台进入实体化运行阶段,为全球沿海城市参与海洋治理提供制度化协作城市实践样本。
大会发布《202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从经济民生、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开放水平、综合管理六个维度,量化呈现我国海洋发展态势,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夯实数据根基,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兼具数据支撑与实践价值的公共产品。
开幕式现场还发布了《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状况报告》,依托“陆海空天”一体化监测网络,展现大湾区典型生态保护成效与跨区域治理经验,以科技赋能生态、兼顾发展与民生的思路,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
大会同时发布《海洋青年人才青岛倡议书》,号召全球海洋青年勇担使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聚焦创新突破海洋科技,促进互鉴传承海洋文明,践行绿色守护海洋生态,深化协作推动海洋发展,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守护蓝色家园注入青春动能。
作为国家批准山东省保留举办的3个省部级论坛之一,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是继2024年首次整合“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与“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海洋与渔业专门委员会活动”升级后,第二次成功举办。这标志着论坛进入常态化、机制化运作新阶段,通过部省市区四级联动,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联合国相关机构及涉海国际组织代表密集参会,将山东实践深度融入全球海洋治理,成为山东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载体。(海报新闻记者 王秀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