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不断健全完善经济犯罪协同共治工作体系,坚决打击各类突出经济犯罪
2025-05-20 10:21:11来源: 大众日报编辑: 李炜责编: 李炜

  原标题:不断健全完善经济犯罪协同共治工作体系,坚决打击各类突出经济犯罪 去年山东共立经济犯罪案件9000多起

  2024年,山东省公安机关共立经济犯罪案件900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万多名……5月1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工作情况。

  山东省公安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祝群介绍,近年来,山东省公安机关密切与经济管理、行政监管、检法等部门协作配合,不断健全完善经济犯罪协同共治工作体系,坚决打击各类突出经济犯罪,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经济金融秩序,全力护航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公安机关与人民银行、外汇管理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向境外转移赃款专项行动”“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2024年,山东省公安机关共立洗钱、地下钱庄案件89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51名,涉案金额36亿元。

  针对金融领域存在的突出风险,山东省公安厅联合省委金融办、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山东监管局、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等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犯罪、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等专项打击工作,有效净化金融市场环境。2024年,山东省公安机关共侦办恶意逃废金融债务案件3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50余名,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16亿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二级巡视员赵文和介绍,金融消费者可以通过正规途径进行协商维权、提高风险意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加强金融知识学习等方式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针对招标投标领域存在的影响公平竞争的突出问题,山东省公安厅与省发改委等14个部门联合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签署招标投标数据资源共享合作备忘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2024年,山东省公安机关共侦办串通投标案件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4名,涉案金额8.4亿元。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总工程师林平介绍,山东省已部署开展第二轮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公安、纪委监委和审计等部门职能作用,加大行刑、行纪、行审衔接力度,实现协同共治,在全省推动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招标投标市场环境。

  针对涉众型经济犯罪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危害,山东省委政法委、山东省公安厅联合金融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涉众金融犯罪联合共治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打击非法集资犯罪专项行动。2024年,山东省公安机关共立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88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55名。山东省委金融办副主任张志波表示,遇到非法集资活动要注意保留证据,尽可能收集并保留投资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明材料,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牵头部门举报。

  针对涉企经济犯罪,山东省公安机关开展打击经济诈骗和中小微企业内部腐败集中行动。2024年,山东省公安机关共立合同诈骗案件629起,挽回经济损失1.35亿元;共立中小微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案件640起,挽回经济损失2.4亿元,有效维护广大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山东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总队总队长、一级警务专员吕伟东介绍,山东公安全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在严厉打击涉企犯罪活动方面,依法严惩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破坏市场竞争秩序以及企业内部人员的职务犯罪等行为。在严密防范涉企风险隐患方面,山东省公安厅编印《侵害民营企业常见经济犯罪防范手册》,并开展预警研判,及时发布预警告知书上千份,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疑问300余件。在严格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方面,山东省公安厅健全完善涉企案件地域和层级管辖等工作机制,规范涉企案件办理流程,强化涉企案件立案审查,依法规范适用涉财产类强制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执法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更好地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大众日报记者 董方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