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安丘:把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7-28 18:04:38

  近年来,潍坊安丘市深入推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通过资源下沉、服务创新、融合发展,让优质文化活动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基层,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绘就出一幅“文化繁荣、群众幸福”的生动画卷。

  建强阵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安丘把大力提高公共文化主阵地的服务效能作为着重发力点。“今年市民办理读书借阅全面实现免押金借阅,方便群众阅读。”安丘市图书馆负责人赵甜说,市图书馆还通过开展“你读书·我买单”活动,提升市民的阅读质量。 

  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是离百姓最近的文化驿站,安丘出台《安丘市城乡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实施意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市镇两级文体设施全面提质。

  目前,安丘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911个,实现镇村全覆盖;建成城乡书房6家、农家书屋429个,图书馆通过国家一级馆验收,安丘大剧院投入使用,构建起“市级引领、镇级支撑、村级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这些遍布乡村的文化设施打通了文化惠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创新赋能,激活基层文化“一池春水”

  安丘市将文化活动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韵”的文化生态。在新安街道孙十里村依托古驿站文化打造民俗小镇,修复车马店、古戏台等历史建筑,开发跑马场、嬉雪乐园等体验项目,年均接待游客20万人次;丘家庄村连续举办十六届文化节,融合书画展、非遗购物节、中医药义诊等多元内容,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标杆。

  非遗传承是安丘文化建设的亮点。幸福里社区建成全市首个非遗学堂,开设东路大鼓、剪纸等工作室,开展培训100余场,覆盖2万余人次;景芝酒传统酿造技艺入选“山东省首批非遗工坊”。安丘还探索“非遗+旅游”模式,在青云山民俗游乐园设立研学基地,引入木版年画、面塑等非遗项目,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为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安丘市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培育计划,组建590余支文艺队伍,开展广场舞、书法等免费培训,培育出《我有一个梦》《张尔芳》等精品剧目。其中,《我有一个梦》获全省十佳情景小剧,《家住黄河滩》斩获第六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

  融合共进,书写文化惠民“时代答卷”

  安丘市以文旅融合为突破口,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新安街道大力发展“文化+中医药”产业,建成山东中医药大学实践基地,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东刘家庄村发展葫芦种植与烙画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创业,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双赢。

  在文化活动形式上,安丘市注重“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常态化开展“海洋大集”“非遗购物节”等活动。如今,行走在安丘城乡,无论是田间地头的戏曲演出,还是社区驿站的非遗课堂,处处洋溢着文化的芬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马连娟)

编辑:宋雯琪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