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安丘市凌河街道以生态农场和设施农业建设为抓手,通过组织引领、人才带动、拓宽收益等方式,探索“小散田变设施田”共富发展之路,为集体增收与村民致富搭建起坚实桥梁。
做实组织保障推动“零散种植”向“集约发展”转变
潍坊安丘市凌河街道创新土地流转机制,让农户通过土地置换、出租、入股等多元方式,将零散地块交由合作社统一规划,转包给新农人运营,通过引入葱姜连作模式,打造“汶水红”产品品牌,实现“一季红芽姜+两季葱苗”的高效种植。
目前,街道已在石家庄、西儒林等村规划发展170余亩,利用品牌包装效应,实现红芽姜首次出口,抢占高端市场,亩均收益突破10万元。
强化人才支撑推动“传统种植”向“技术兴产”转型
潍坊安丘市凌河街道搭建“凌河大讲堂”“设施农田学习现场”等载体,围绕病虫害防控、瓜菜高效栽培等内容,组织社区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农村党员干部开展专题培训,赴沂水县、辉渠镇等地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引领产业发展能力。
聚焦培育更多敢闯敢干、带动力强的新农人,街道对近十年2480名大中专毕业生等在外能人逐一分析、深挖线索,引导20余名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返乡发展生态家庭农场,为“小散田变设施田”筑牢人才基础。
优化增收模式推动“单一产出”向“多元收益”跃升
潍坊安丘市凌河街道充分发挥村集体在新农人与农户间的桥梁作用,着力构建“集体+农户+新农人”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以土地、劳力入股,享受“土地租金+务工收入”等多重收益,带动农户年均可增收7000余元,破解了“增产不增收”困境;通过整合资源,增加大棚租赁和土地租赁,预计年底带动村集体收入40余万元。
同时也解决了新农人获取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难题,降低了创业初期成本和运营风险,形成了“新农人专注经营、农户稳定受益、集体有效服务”的良性互动格局。(文 许晓 吕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