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火山灰正“炼金”。在潍坊安丘市,层叠的火山梯田之上,粟田绿波翻涌,深扎于火山灰土壤中,静待一场鎏金蜕变。再过一个多月,沉甸甸的粟穗低垂,收割机在金色浪间穿梭;打谷场上,连枷翻飞,粟粒如雨;碾坊里,石磨轻吟,新米飘香。这幅“灰中炼金,香飘共富”的生态长卷,恰是安丘全域生态农业的生动写照。
层叠的火山梯田之上,粟田绿波翻涌 供图 安丘市委宣传部
安丘留山古火山群,沉积着近50米厚的火山灰层,蜂窝状的岩石结构富含30多种微量元素,形成一座天然的矿质缓释库,奠定了安丘火山农业的根基。
安丘市辉渠镇小米种植历史悠久。明末清初,辉渠小米以其金黄色泽、丰厚米油、黏糯口感成为贡米。
种植于火山梯田间的辉渠小米 视频制作 李鹏飞
辉渠镇白山头村小米种植户李有好蹲在自家谷地,拨动一株粟穗,只见根系紧紧抓着肥沃的火山灰土,道出了高品质传承的“三不原则”——不用化肥坏地、不用农药伤根、不用除草剂扰自然。在海拔330米至380米火山梯田上,历经135天的日夜轮回,2580小时的日光沐浴,16.5℃昼夜温差的能量积蓄,铸就了辉渠小米的卓越品质——熬出的米油浓稠挂勺,每斤售价达20元,成为安丘全域生态农业高品质的闪亮注脚。
辉渠火山农业的活力,源自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融合首先体现在对种质资源的守护与革新上。安丘市与山东省农科院、华大基因等科研力量紧密合作,合力建设种质资源库;还通过深度对接山东省农科院技术资源,特邀国家谷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现场指导,建成中谷系列繁育基地。
科技赋能的触角,同样延伸至精深加工环节。在安丘市现代化的“小米梦工厂”里,创新工艺高效运转,新鲜粟粒通过深冷速冻与精密氮气保护处理,最大程度保留鲜度与营养,萃取出的琥珀色小米油莹润透亮。2024年,深加工产品产值已占小米产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辉渠火山小米”的品牌影响力随之增强。
凝聚四季精华与辛勤汗水的火山金粟,不仅是舌尖的享受,更成为驱动安丘火山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早在2009年,辉渠镇便成立百泉春谷种植合作社,推行“共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标准化模式。如今,这一模式已成为村民增收的坚实支柱——全镇春谷种植基地达1730多公顷,年产量超万吨,总产值8300万元,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在小米品牌的引领下,辉渠镇持续扩大火山农业规模,培育出“吴家沟蜜桃”“紫草山花生”“衡野葡萄”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同时,辉渠镇建成50000亩高标准农田,为火山农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坐落在火山带上的歌尔农场,其桃、草莓等11个品类的农产品也已获得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如今,这粒小米所撬动的,已远不止于产业繁荣,更是一个依托火山禀赋、根植品牌价值、充满韧性的现代农业生态体系。(文 郑晖 陈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