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新一轮“突破菏泽”澎湃新动能
2024-06-27 10:05:00来源: 大众日报编辑: 郭富莹责编: 赵银平

  原标题:推动支持政策落地生根 激发后来居上内生动力新一轮“突破菏泽”澎湃新动能

  6月19日,菏泽市新一轮“突破菏泽”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举行。

  去年,省政府出台《突破菏泽鲁西崛起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拉开了新一轮“突破菏泽”的序幕。菏泽市紧紧围绕“后来居上”奋斗目标,牢牢把握新一轮“突破菏泽、鲁西崛起”重大机遇,紧紧围绕《行动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持续推动各项支持政策在菏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激发“后来居上”的内生动力。

  2023年,新一轮“突破菏泽”183项工作任务中,已有“‘一港四园’纳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等5项全部完成,176项顺利完成年度任务;今年以来,剩余178项工作任务中,已有6项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其他172项正在有序推进。去年以来,累计争取资金630.63亿元、项目980个、政策36项;各县区累计招商引资落地项目273个、计划总投资1213.83亿元;33个突破菏泽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1270.82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366.88亿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省重点)项目、省重大项目、市重点项目等404个项目,去年完成投资累计占年度计划的138.76%。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等10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2位。

  科技创新成效明显。菏泽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创新驱动示范市。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9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增长72.9%。更加注重平台建设,实验室和研发机构建设进展顺利,植物基蛋白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

  黄河战略深入落实。推进安澜、节水、生态保护等工作重点任务及项目顺利实施。加快创建节水型城市,提升水资源配置能力。实施生态保护行动,环境质量改善显著。持续推进滩区迁建后续工作,高标准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动能转换纵深推进。实施工业经济“强基固本、提质增效”行动,打造10条产业链和“231”特色产业体系。生物医药和高端化工产业提质增效,石化产业纳入全省发展格局。抢抓“新三样”产业机遇,引进头部企业,厦门海辰储能、江苏超电、海希储能等优质项目顺利签约。

  扩大内需持续加力。恢复和扩大消费优先,出台促消费政策,举办消费活动,发放汽车消费券拉动销售。积极培育消费新业态,全年消费品零售额、网络零售额、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显著。加快编制产业链招商手册,全年新落地过亿元项目445个、到位资金538亿元。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建设27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9个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粮食总产突破160亿斤、创历史新高。培育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74家,规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7.1%。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高标准规划“一核四带、三廊三轴、多极多点”开发保护格局;与开封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鲁豫毗邻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初步培育形成13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累计达到11个。20个重点镇发展势头强劲,8个乡镇入选省级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试点、数量居全省前列。

  改革开放步伐稳健。深入实施“改革+”突破工程,125项年度改革任务全面完成,178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取得积极进展,21项典型经验推介至中央改革办。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营造关心支持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共同富裕扎实促进。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支出占比达到80.6%。着力完善社会保障,城乡低保覆盖面扩大2.1%,城镇新增就业7万人。新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50个、增加学位3万个。(大众日报记者 赵念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