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发展总部经济,如何引凤又养凤
2024-06-18 13:56:11来源: 大众日报编辑: 郭富莹责编: 赵银平

  原标题:发展总部经济,如何引凤又养凤——山东发展总部经济的探索与探讨

  “建成一幢楼,繁荣一片城。”总部经济是推动城市能级提升、加快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展望全国,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在发展总部经济中抢占先机。

  去年起,山东开展了省级总部企业(机构)认定、奖励工作。截至目前,共认定两批省级总部企业238家。这其中,不乏从外部引入的总部,也有大量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山东各地正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引凤——“大厂”选址有考量

  “大厂”搬家往哪落?

  国电投核能总部做了个出乎很多人意料的决定——2022年6月,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完成从北京迁往烟台涉及的工商变更注册手续,取得新版营业执照,正式更名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落户烟台市芝罘区。

  如今,“新家”建设顺利推进。“核能总部运营中心将于今年建成,明年投入运营。”对这家下大力气引来的央企总部,烟台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松杰一直紧密跟进。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是我国第一家拥有光伏发电、风电、核电、水电、煤电等全部发电类型的能源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企业、新能源发电企业和清洁能源发电企业。过去,类似的总部企业相对集中于北上广深等城市,地方城市基本只能望“企”兴叹。

  从难以企及到顺利牵手,烟台能迎来国电投核能总部的落户,在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服务业处二级调研员张涛看来,“更多是人努力”。

  早在2004年,烟台就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成立了核电项目建设办公室。2019年,由国电投投资建设的山东海阳核电核能供热项目一期工程第一阶段正式投用。海阳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为国电投与烟台再一次密切牵手打下了基础。

  主动靠前是烟台招商破冰的关键一招。“我们开展央企集中走访,与多家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重点走访‘三类500强’企业,2023年仅清洁能源产业链关联区市,就走访‘三类500强’企业97批次。目前,已有37家企业在烟注册,注册资本250亿元。”王松杰介绍。

  与此同时,烟台深入推进能源革命,这与国电投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截至2023年底,烟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325万千瓦,占全市电力装机总容量的56%。预计到2025年,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将突破1400万千瓦。

  诚意满满,又志同道合,央企总部与烟台双向奔赴。“目前,国家电投在烟台地区共有二级单位4家、三级单位18家,清洁能源在运总装机达到330万千瓦,集团内涉核企业累计在山东采购合同总金额达392亿元。”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宏生介绍,后续国电投将继续发挥核能总部产业链牵引作用,做强核电设计、采购、技术服务产业链条,积极引领山东核电产业链建设。

  养凤——重招引更重培育

  “发展总部经济,并非只有从外招引这一条路径。”张涛为山东当前的总部企业画了张“画像”——在前后两批共计238家省级总部名册中,本土企业撑起了大半江山。它们土生土长,如今业务版图延伸至全国甚至全球,带动作用强。

  今年3月,山东公布2023年度总部企业(机构)认定名单,山东豪迈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豪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上榜。

  从1995年一个仅有500平方米厂房的破产乡镇企业维修车间,到如今豪迈已经发展为拥有轮胎模具、高端机械零部件、铸铁铸钢等五个发展较为成熟的项目,以及高档数控机床、高档压缩机、连续流化工装备等五个增长点项目,广泛服务于汽车、工程机械、能源等行业和领域,多次获得世界500强客户的“最佳供应商”奖的国际化集团公司。

  豪迈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唐立星介绍:“目前,豪迈已与3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长期合作。”

  2023年,豪迈实现产值170亿元,出口7.6亿美元。企业下辖1家上市公司、8家海外公司、2万多名员工,总资产200多亿元。29年间,豪迈不仅实现了全球化布局,也实现了对城市的反哺。

  发展总部经济既要重视头部企业的招引进驻,也离不开内部挖潜做强存量。山东工业门类齐全,经过多年发展,本土“长出来”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海尔、海信、浪潮、歌尔等,都在各自行业领域内领跑。

  记者从山东多地发改部门获悉,在市级总部及省级总部中,本土企业占据绝对数量优势。“我们认定总部企业、发展总部经济的初衷,就是要让更多企业给山东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形成经济增量。因此,我们看重的是企业的效益,而不是‘出身’,重招引,更重培育。”张涛说。

  筑巢——企业盼扶持政策加力

  吸引一家企业将总部落户,绝非易事。总部的跨区域迁移,往往会带动几个甚至十几个上下游企业随之迁移,面对的拉力大,阻力也大。奖励、扶持,几乎成为各城市增加吸引力的重要着力点。

  济南是国内较早明确提出要发展总部经济的城市,2018年出台《济南市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2022年,济南又对总部经济政策进行修订,进一步明确了总部企业的认定、奖励、管理等标准。“自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落实奖励资金超过3亿元。”济南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为重要的是,这份奖励不是一次性的“安家费”,而是与企业发展的增量紧密挂钩。“企业连年成长,为城市发展作出的贡献越大,企业获得的奖励越多。符合要求的,每年都能获得奖励。”该负责人介绍。

  从全省层面看,2022年4月,山东省发布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二批,这是山东首次以省政府名义推出加大总部经济招引力度的政策文件。随即,山东前后开展了两批省级总部企业的认定和总部经济先进县(市、区)的认定,并对符合政策要求的企业和县市区进行奖励。对新引进的总部企业,给出的政策十分优厚,最高可一次性获得1000万元奖励。

  从政策应用的实际效果看,山东各级针对总部经济经营用房、投资、人才等方面的政策起到了预期激励作用,有效助力了总部企业成长,但伴随各地总部经济的发展,政策也存在提升和完善的空间。不少企业希望在制定招商引资政策时,更多支持总部经济发展,在鼓励招引总部、培育总部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大众日报 记者 陈晓婉 王健 都镇强)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