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山东频道消息(总台记者 张斌 柴安东 宋建春 王成林 李金林):4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山东省有关负责人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介绍,并答记者问。
近三年来,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2023年达到9.2万亿元,万亿级城市超过3个,济南、青岛都市圈获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51%、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经营主体达到1474万家。
在全社会研发投入方面,山东近三年的增速保持在12%以上,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连续两年超过145亿元,全球首座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投入商运,东方航天港海上发射卫星57颗,发明专利拥有量去年达到24万件,同比增长26.5%。当前拥有国家级领军人才7400余名,全国重点实验室2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5万家。
山东是工业大省、制造业大省,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中的197个、666个工业小类中的603个。2023年,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2.92万亿元,“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1.1%,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产业数字化指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均居全国前列。拥有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2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2家。今年1-2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4%,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
近年来,山东省加快建设数字强省,2023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4.3万亿,占GDP的47%。依托大数据产业,山东谋划实施集成电路“强芯”、先进计算“固链”等十大工程,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全省16个市将全部达到千兆城市标准,明年底前再建成开通7万个5G基站、总量突破27万个,进一步织密数字设施网络。
山东作为全国第一个部省共建的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2024年初,高铁运营里程达到2810公里,居全国第一位;京沪高铁二通道天津至潍坊、潍坊至宿迁,雄商高铁山东段等加快建设;“四纵四横”骨干货运铁路网总里程达到5018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400公里,农村公路网规模达26.4万公里。今年计划完成交通投资3250亿元。
山东紧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快能源转型。万元GDP能耗近三年累计下降15.8%,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9700万千瓦,PM2.5平均浓度近三年改善19%,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3.7%。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5%,总装机达到2.4亿千瓦。
山东是农业大省,去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5万亿元,稳居全国首位。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万多家,是全国唯一的过万家省份。粮食总产连续3年突破1100亿斤,我国推广面积前十位的小麦良种中,有5个是山东培育,农村居民收入是2017年近1.6倍。
山东进出口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去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2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其中,农产品出口连续25年位居全国首位,贸易伙伴遍及全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山东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围绕企业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各梳理发布100余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极简办、集成办、全域办,率先在全国开展“无证明之省”建设,截至目前,已推行直接取消和告知承诺事项1098项,使用电子证照7亿余次。
山东扎实推进海洋强省建设,2023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7万亿元,货物吞吐量达到19.7亿吨,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95.6%,目前拥有20万吨级及以上大型泊位29个。力争到2025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货物年吞吐量超过2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4000万标准箱,让更多货物通过山东港口通江达海、运往全球。
山东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域,累计修复湿地超过30万亩,完成24处河道整治、10座引黄涵闸改建。加快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推动沿黄9市一体化发展,打造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做大做强高端装备、绿色化工、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打造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
山东省扎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连年超过120万人,新增城乡公益性岗位10万个,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万户,改造提升1万个村卫生室,用情用力办好教育、医疗、社保、养老、文化等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表示,山东将更加注重创新引领,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加注重生态优先,坚定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更加注重营商环境,让各类经营主体竞相发展;更加注重为民造福,努力让山东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