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向“绿”而进、向“新”而变,沿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向—日照市岚山区:劈波斩浪 勇立潮头
华源索具绿色工厂
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俯瞰图
“海上粮仓壹号”三文鱼网箱
渔民特色文化活动
时间是最好的记录者,也是奋斗的见证人。
过去的一年,日照市岚山区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线,产业发展动能越来越澎湃,创新创造活力越来越奔涌,茶香渔鲜优势越来越凸显,为民服务底色越来越亮……向绿而进、向新而变,迈出了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滨海新城的坚实步伐。入选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综合区域试点,跻身中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站在新起点上,以“项目突破年”为抓手,岚山将劈波斩浪,勇立潮头,开创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滨海新城崭新篇章。
项目集聚 动能澎湃
不久前,岚山区首个氢能源项目——山东蓝拓氢能装备制造项目车间内,首台加氢站实用型圆形高压槽组装完成,投入生产。
项目主要开发利用水电解制氢及储能高性能膜材,解决国内制氢领域“卡脖子”问题,对打造该区氢能产业链,推进钢铁绿色冶炼、绿色能源、绿色炼化、绿色交通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山东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区、引领区,近年来,岚山扛牢日照工业经济发展主阵地重任,依托临港靠海优势,强化“链群”发展思维,健全完善项目谋、招、推、服“四位一体”机制,一批批“含金”“含新”“含绿”的优质项目纷纷落地——
日钢新旧动能转换暨产能承接转型升级项目,投资100亿元,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可新增产值500余亿元;日照市昱岚新材料高端涂镀板材项目,总投资32.79亿元,建成后可实现产值150亿元……
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运行,可以瞥见岚山“项目为王”的坚定决心,推动产业向绿向上发展的坚实步伐。岚山区坚持陆海统筹、全域布局、资源整合,深化延链补链强链,实现主导产业集聚效应。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该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283.55亿元,同比增长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0%。
为了更好地挖掘“存量”潜力,岚山在优化服务上不遗余力。先后成立钢铁、化工、木材、海洋、乡村振兴5个项目推进专班,全力打通项目落地“堵点”和服务链条“断点”。日照岚山生化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医药制造业为主的企业,曾面临着资金、运输等多方面压力。2023年,岚山与企业建立“税企畅连机制”,税务专员及时为企业推送增值税即征即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减税退税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凭借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我们获评了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15%的税收优惠政策。节省下来的税费我们聘请了专家,建造了绿色工厂,公司创新研发投入更有底气了!”企业财务负责人贾玉红高兴地说。
该企业只是岚山良好营商环境的受益者之一。该区先后出台了服务保障企业发展八项举措,126名服务专员深入企业、精准纾困。如今岚山的发展生态圈越来越可持续、有韧性,2023年该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5家,占日照新增总量的27.8%。
今年,该区将以“项目突破年”为抓手,实施省市区重点项目127个,年内完成投资216亿元。服务好沈海高速扩容改造、临日高速等工程建设,启动多岛海游艇码头、“拓海一号”海上综合体、凤阳渔港码头美食街建设,加快山钢智慧云仓、金属表面处理产业园二期二步等平台建设,运营岚山海洋食品产业园等平台,打造山港(山东)海工装备产业园,将更多“项目增量”转化为“效益增量”。
产业焕新 活力迸发
2023年,山钢集团日照公司“清洁能源用钢及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成功入选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立项名单。
该项目聚焦天然气储罐、储氢用氢等清洁能源领域所用钢材的研发和试制,通过解决行业难题与低温钢冶炼过程中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提升高端新能源工程用钢的自给配套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窥一斑而知全豹。越来越多的岚山企业在“智”逐“新”中产业焕新。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华源索具二期项目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四化驱动的生产管理模式,生产效率提高20%—30%。日照钢铁通过全流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成品发运效率提高60%;日照利尔连铸功能耐火材料智能车间内,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实现全过程自动化……
近年来,该区围绕“以技术升级实现优势再造,以创新推动产业领跑”,实施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提升计划,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工程;加大研发力度,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为79.4人年/万人,同比增长19.37%……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工厂蓬勃生长。目前,该区有效期内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91家,省级“瞪羚”企业5家,优质中小企业总量创历史新高,2023年智能工厂获评总数居日照第1位。
高等院所匮乏、科研力量薄弱……与众多小城市一样,岚山同样面临着引进领先技术的难题。2023年,自主研发0.03毫米“手撕钛”的国鑫箔材(山东)新材料有限公司,再次实现了钛材生产领域的重大突破:与北京科技大学联手,将钛材极薄带加工厚度最低控制在0.01毫米,厚度仅为普通A4纸的十分之一。
这次“换道超车”离不开该区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的“双向挂职”机制,让产业和科研实现了“双向奔赴”。目前,北京科技大学已与区内多家企业联合实施17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230多项科技成果正在深入对接。
向“智”攀登,向“新”前行。接下来,岚山将抓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加大专精特新、瞪羚、小巨人等创新主体培育力度,积极培育重点实验室、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载体,推动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成势。深入推进“雏凤栖岚”人才工程,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让越来越多人才在岚山成就梦想。
渔鲜茶香 乡村和美
近日,山东财金“海上粮仓壹号”三文鱼网箱在岚山正式出坞入水。作为财金万泽丰倾力打造的三文鱼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财金海上粮仓”系列网箱共规划建设6座,预计2025年全部下水使用。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三文鱼6000余吨,经济效益超6亿元。
乡村振兴道路上,岚山始终把培育产业作为主引擎。如何让“蓝色粮仓”更好地赋能?岚山推动了海洋产业“二次振兴”。海州湾高纯度三倍体牡蛎首次在岚山育苗成功,打破高端贝类产业链前端技术空白,解决了种源在外、种质不纯等技术难题。
眼下正是“岚蚝”丰收季,岚山中心渔港一片繁忙。“岚山的水质特别好,牡蛎品质高。”岚山东方水产养殖公司总经理赵明源一边忙着将牡蛎装袋一边介绍,一天能出个4万多斤,销往南到福建、广东,北到北京、辽宁市场。
茶业不仅赋予了岚山“满城茶香”,同样也是该区强村富民的优势产业。位于茶叶科创示范园内的日照茶叶科创示范智能联栋温室,数十万株茶苗长势喜人,透露着勃勃生机。
还是在这个园内,总投资约1.2亿元的日照抹茶加工项目也进入收尾阶段。车间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采用了日本先进的抹茶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抹茶初制、精制、灭菌、研磨生产线为国内同行业最高标准。预计可年产300吨抹茶,实现年产值2亿元。
近年来,岚山区创新优化“提升绿茶、培育抹茶、发展白茶”路径,茶产业由一产向三产延伸,实现了“一叶”到“多业”华丽蝶变。目前,全区年干茶产量1.1万吨,产值29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山东首位。获“2023年度茶业创新发展县域”荣誉称号,列“2023年度重点产茶县域”第33位。
不止“渔的鲜,茶的香”,岚山“一镇一品”的产业格局已然形成。岚山头、安东卫大力发展海洋仿生食品、干鲜海产品等预制菜产业;黄墩镇主打粮囤品牌;高兴镇小五金、中楼镇橡塑小工业体系蓬勃发展;虎山镇全力服务钢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碑廓镇木材产业园、原奶生产基地等加速提档升级……特色产业百花齐放。今年,该区还将重点实施甲子山乡村振兴示范区规划,建设后山旺民宿、薄家口茶街等项目,打造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除了富口袋外,岚山还加快和美乡村建设,一体推进党建赋能、环境治理、内涵提升等重点工作。比如,开展“六好四宜”和美乡村提升行动,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好了;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群众生活更丰富了……致富有劲头、生活有奔头、日子有盼头正逐步映照现实,更富、更美的乡村近在眼前。
办好实事 百姓幸福
“以前小区内道路容易积水,管道还会堵塞。”走在小区里,山海家园社区的王女士欣喜地发现变化,“现在真是大变样,排水更加畅通了,难闻的味道也没了!”
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岚山区筹集多方资金,对岚山湾、山海家园等23个老旧小区进行了雨污分流改造,居民收获满满幸福感。为了让城市发展更有“质感”,该区还科学划定“东优、中强、西兴”三大片区,46个城市更新项目开工。建设了像官山商业综合体、安东卫商业步行街等可玩、可购、可休闲的项目,越来越多的“烟火气”正集聚岚山。
群众盼的,就是前进的方向。长久以来,岚山区对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围绕为民办实事项目,打出了系列组合拳——
下大力气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运营,全力打造“四有四全”安澜养老品牌;坚持优质均衡、协同发展,实施强校扩优行动,岚山教育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发挥医联体、医共体“桥梁纽带”作用,拓展“互联网+”模式,老百姓能在家门口有了好“医”靠;坚持精致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三城”同创,纵深推进“绿满岚山”工程,高水平实施绿化提升和绿道改建,城市更新看得见摸得着……
改善民生没有休止符,接续奋进永远在路上。接下来,岚山区将用心用情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深入开展“社区微就业”行动,深入做好“养老+”文章,扎实开展“五为”志愿服务。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面,有序推进玉泉小学等项目;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启用区人民医院应急诊疗项目……让生活在岚山的群众越来越幸福!(安钊 宗杰 相云 王亚楠)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