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联合主办,烟台市人民政府和山东省商务厅承办的第二十一届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下帷幕。为期3天的展会期间,展览面积达2万平方米,500余家海内外企业亮相展会,现场参观人数达到3.6万人次,意向成交额5.6亿元,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果蔬盛宴。二十一载光阴,果蔬会伴随行业发展不断淬炼升级,再次向业界展示了烟台作为“中国食品名城”的城市魅力与展会效益。
国内外展商齐聚首,数量显著增加
本届展会共吸引了国际展商19家,市外展商211家,烟台本地展商200余家,参展展位总计864个,其中,特装展示面积占总展示面积的64%以上,境外企业参展面积占总展示面积26%。
来自法国、挪威、俄罗斯、白俄罗斯、希腊、日本、泰国、越南、澳大利亚等9个境外国家展团和知名企业携优质展品亮相,如三元、统一、洽洽、元气森林、养乐多、好想你、自然地、绿萌机械、迈德龙机械、益昊农业、捷怡纳机械、昀望科技、东生环境、迈夫诺达、妙农生物、施百乐、嘉信工业装备、林德工业、众德集团、德菲洛智能机械、李工果蔬机械、北包自动化等众多行业龙头企业齐聚第二十一届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
栖霞、莱阳、福山、龙口、莱州、招远、海阳等烟台各区市特色形象展团精彩呈现,展出了我市的优质农产品及农业产业链先进技术,引起了众多海内外专业观众的广泛关注。
众多活动异彩纷呈,彰显亲民务实
本届国际果蔬会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果蔬全产业链品牌盛会,在办展规模、观众质量、产业链接、品牌效应等各方面都盛况空前,超越预期。3天的果蔬会现场人潮涌动、佳品云集,新鲜果蔬、预制菜品、智慧农业、各式展览令人目不暇接,一饱眼福。中国-东盟农业发展与食品安全合作大会围绕食用农产品标准与贸易可持续发展、促进绿色发展和国际贸易等进行了交流分享,“果型果秀 蔬菜畅想”DIY 、烟台非遗荟萃展示等活动为到场观众呈现一场技艺精湛、精彩绝伦的果蔬视觉盛宴。展会现场商务洽谈氛围热烈,参展品牌喜讯连连,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共识。相比往届,本届展会活动更加暖心务实,深度聚焦于展商所关注的行业问题及热点,注重活动对行业的指导和风向标作用,精心打造了多场技术交流和推介活动,共议果蔬产业在质量提升、食品安全、创新科技、传播推广等方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出路与对策,助推产业可持续发展。
贴心对接专业买家,搭筑供需平台
本届果蔬会从专业买家入手,精心对接,贴心服务。组委会前期走访了许多采购商和供应商,提前了解采供需求,组织新加坡昇菘超市、泺亨物流、美团买菜、利群集团、家家悦、临沂东方集团、烟台振华等40多家知名采购团与静和生态农业、大山果业、联丰农业、首看家乡、中惠农业、小林哥生态农业等50余家果蔬种植及加工领域的供应商参与,进行采购对接300余场次。这些企业和机构在现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洽谈,通过果蔬会平台成功签单成交。展会期间持续进行对接服务,带领海内外优质采购商近20人深入蓬莱果蔬生产基地,将产销对接会搬到了田间地头,与当地企业进行一对一洽谈,打造烟台果蔬会供需对接平台,助力企业开拓海内外市场。
创新多渠道引流量,打造宣传矩阵
为迎合新消费主力,与时俱进,果蔬会紧抓流量密码,联合抖音、今日头条、腾讯、小红书、天猫、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与本地网红媒体一起,打开展商与展会、平台与品牌更深度的创新合作模式。抖音总曝光1.28亿,同城热榜TOP2,网络媒体曝光量达到3855万次,私域社群人数达到800万。现场各展台开设直播间,利用淘宝、抖音、快手、小红书直播等推介展会产品,扩大展会传播声量,实现“数字果蔬会”。同时,打造线上线下联合宣传矩阵,各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线上线下融合传播,迅速形成立体式传播矩阵,推动展会“破壁出圈”。
第二十一届国际果蔬·食品博览会集展(果蔬会)、会(同期活动)、竞(果蔬DIY)、艺(非遗展)于一体,以专业化规划运营进行招商,以先进技术和产品推介活动聚集行业精英,为果蔬食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未来,国际果蔬会的整体运营将会更加专业化、精准化和国际化。(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从春龙)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