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泉竞喷 滋古润今——山东济南国际泉水节侧记
2023-09-11 10:31:05来源: 新华社编辑: 郭富莹责编: 赵银平

  新华社济南9月10日电题:千泉竞喷 滋古润今——山东济南国际泉水节侧记

  一座蘑菇状的叠石矗立于泉池中央,泉水从石头上端激出,水花四溅,顺势而下,如飞瀑一般……连日来,济南五龙潭公园游人如织,人们围着月牙泉,争相一睹“月牙飞瀑”这一难得美景。

  与五龙潭一路之隔的“天下第一泉”风景区里,趵突泉的三股泉水在一方清池中喷涌而出,“泉源上奋,水涌若轮”。今年汛期以来,济南多次降雨,趵突泉地下水位攀升,近期一直保持在29米以上的高位。

  29米,对济南的泉水有着特殊意义。当趵突泉地下水位超过这一高度时,济南72名泉中喷涌水位最高的月牙泉便会“苏醒”,这也代表着72名泉全部复涌。

  今年9月6日,是趵突泉自2003年9月6日复涌以来持续喷涌20年的日子。这天,第十一届济南国际泉水节开幕,将一直持续到9月11日。本届泉水节以“爱与水的天堂”为主题,包括“泉水·潮玩”“泉水·漫游”“泉水·人文”等十大板块,推出了泉水奇妙夜、花车巡游等34项活动。

  济南素有“泉水甲天下”的美誉。根据2021年9月发布的《济南市名泉名录》,全市有泉水1209处,名泉950处,是名副其实的“千泉之城”。今年,济南降水充沛,“趵突腾空”“黑虎啸月”“月牙飞瀑”“默泉如沸”等美景让海内外游客不虚此行。

  济南发挥优势做好泉水文章,已连续举办10届国际泉水节。济南市政府办公厅一级调研员来震说:“10年来,我们用泉水叮咚,向世界讲述济南的悠久文化;用泉水喷涌,向世界表达济南的热情好客。国际泉水节已成为济南重要的文化节日、对外交流的窗口、走向世界的舞台。”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拥有2600多年建城史,城市依泉而建、沐泉而生、因泉而名。在趵突泉持续喷涌的20年间,济南经济总量从2003年的1300多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1.2万亿元。

  在乡村振兴路上,不少村庄依靠泉水这一优势脱贫致富。济南市历城区彩石街道玉河泉村是一个山泉相依的小山村,落后闭塞曾是多年挥之不去的标签,但村里有一眼“响呼噜泉”享誉泉城。2019年以来,玉河泉村发展乡村旅游,成了网红村,高峰时一天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

  据济南市城乡水务局泉水遗产处二级调研员丁大尧介绍,济南加快推进泉水直饮工程建设,采用优质地下水,经过处理净化去除有害物质,保留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使水质达到直接饮用水的标准。(新华社记者 陈国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