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到2025年建成7791万亩高标准农田
2023-01-06 10:22:15来源: 大众日报编辑: 侯艳艳责编: 赵银平

  原标题:要数量也要质量!高标准农田山东这样建设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发布《山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规划》提出,通过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确保到2025年建成7791万亩,改造提升870万亩;到2030年建成8320万亩,改造提升2320万亩。把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规划期内完成130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提高粮食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截至2021年底,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778万亩,2022年度66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已于当年11月底完成。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亩均提高粮食产能约100公斤,为全省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连续两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随着粮食消费结构升级,粮食需求仍呈刚性增长。今后一个时期,仍需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巩固提高粮食产能筑牢基础。

  正视过去建成的部分高标准农田存在建设标准不高、工程设施配套不齐全,加之受自然灾害、管护不到位等因素影响,一些工程设施遭到损坏或长期带病运行,难以充分发挥效益等问题,《规划》明确,要坚持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并重、建设数量和建成质量并重、工程建设与建后管护并重,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相协调,实现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

  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包括田块整治、改良土壤、灌溉和排水等8个方面。《规划》根据地形地貌、气候、水源、土壤类型、农业种植结构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将全省划分为黄泛平原区、山前冲积平原区、黄河三角洲地区、胶东半岛丘陵区和泰沂低山丘陵区5个农业类型区,并为其分别围绕8个方面建设内容明确了具体建设模式。

  聚焦建设监管和运行管护,《规划》提出,要严控建设质量,开展质量评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据可查、全程监控、精准管理。同时,加强长效管护,完善“县负总责、乡镇落实、村为主体、所有者管护、受益者参与”的工程管护机制,因地制宜采取公司化、物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等多种管护模式。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要及时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或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为保障建设目标的实现,《规划》提出,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继续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约束性任务,省级财政承担地方财政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支出责任,市、县也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及时落实支出责任。各级可通过采取以奖代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山东省将强化试点示范,省级重点开展整县推进试点示范,市级重点开展乡镇试点示范,县级重点开展精品项目试点示范,着力打造一批布局合理、上下衔接、层次分明和示范带动能力强的高标准农田试点示范区、试点示范片、试点示范方。积极开展绿色农田、数字农田、旱作高标准农田等试点示范建设,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大众日报记者 毛鑫鑫)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