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武城县:打造“吨半粮” 建设“武城标杆”
2022-03-07 10:59:41来源: 大众日报编辑: 陈前责编: 冯薇薇

  原标题:打造“吨半粮” 建设“武城标杆”

  麦苗在春风里泛着新绿,放眼望去,一派生机勃勃。最近,武城县为民粮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李庆双正忙着对小麦进行追肥。“今年小麦墒情普遍较好,田间湿度大,只要做好田间管理,夺取今年小麦丰收不成问题。”

  大国粮仓是国家发展的压舱石。武城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大责任,化为抓好粮食生产的扎实行动,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和产能逐年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30万亩以上,建成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30万亩,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 45 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61.33万亩,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

德州市武城县:打造“吨半粮” 建设“武城标杆”

  “书记指挥田”强化组织保障

  雨水刚刚过去,天气逐渐转暖。一个身影在武城县武城镇张王庄村的高标准农田中奔走,时而俯身察看、时而抬头远望。“这300亩就是我的指挥田,整个生长周期都需要盯着,有问题就直接找我。”武城县武城镇党委书记朱绪登说。

  武城县把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作为政治任务牢牢抗在肩上,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县发展改革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7个部门和核心区3个镇15名精干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实行集约化、专业化、高效化的工作模式,划定10万亩农田为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创建核心区,15万亩辐射区,25万亩示范带动区,设立县、乡、村三级党委书记“指挥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建得好、看得住、可复制、能推广”的创建经验。

  “设立书记指挥田,能够更直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齐抓共管、部门合作、任务明晰、责任明确、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武城县委书记朱恩鹤说。

  有了书记抓粮,武城县将最优资源、最强力量汇聚起来。设立专项资金,县政府每年列支1000万元用于配套支持,各部门也整合涉农资金向核心区倾斜,重点用于品种筛选与推广、新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人才引进、现代农机装备更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时大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吨半粮创建,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目前,核心区已基本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高标准粮食生产大方田。

  全流程服务护航春耕备播

  “去年小麦播种得晚,今年需要更加关注田间管理。”连日来,武城县邀请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德州市农业农村局专家到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核心区分批次举办“科技壮苗”专项培训班,党支部书记、种粮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积极参加。

  受去年罕见秋汛影响,小麦长势普遍偏弱,做好春季田间管理尤为重要。本轮培训重点围绕推动晚播小麦“促弱转壮、早发稳长”,从小麦管理技术方面入手,着重在小麦墒情分析、病虫害防治、早春镇压、春季肥水管理等方面讲解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要点。

  “培训很有必要,也很及时,通过专家讲解我学会了借墒追施肥料的技术,可以更好地促进麦苗生长,今年小麦指定有个好收成”。李庆双说。

  有备才无患。针对今年小麦长势,武城县制定了《武城县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实行农技人员包村制度,在县农业农村局和各镇街抽调35名农业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指导组,对帮包村的粮食种植进行全程跟踪、服务与指导,做到各类生产技术问题及病虫灾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指导、第一时间解决。同时,积极主动对接全国、省、市科研机构,聘请上级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

  此外,核心区还积极向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设立小型气象站,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处理,为周边土地提供气象、土壤、水分、病虫害处置信息,为农业高效增产提供坚实的数据保障。

  规模化经营激发种粮食积极性

  眼下,小麦正处于返青期,春灌是当下农田管理的一件大事。如今,武城县甲马营镇种粮大户牛庆顺格外省心。“只要合上智能灌溉井房里的开关,地头上的出水口就能出水,2400亩地以前半个月才能浇完,现在7天就足够了,既省时又省力。”

  得益于种粮大户土地的集中连片,为集中灌溉创造了条件。“对农田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在农田开沟挖渠,增设闸涵、泵站等,势必会涉及土地迁占等情况,容易引发纠纷矛盾。”武城县郝王庄镇西李古寺村党支部书记马守良说。为避免以上问题发生,武城县不断发挥农村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创建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主动对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土地集中起来,把农民组织起来,实现统一服务和管理,截至目前,核心区已流转土地近4万亩。

  规模化推动效益最大化。“规模种植更划算,无论是种子、植保还是机械收割,在农资利用率和成本节约上都有优势。”马守良说,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加上耕种管收一体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每亩纯收入可达1000元左右。

  目前,武城县发展粮食种植合作社427 家、家庭农场393 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67 个,农业服务中心65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87家。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5%,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双双 通讯员 李淑冉 于宁 刘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