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4小时“不打烊”,让“方便”更方便
为了提升青岛市公厕的服务能力,满足市民和游客夜间如厕需求,助力城市“夜经济”的发展升级,打造“方便、温馨之城”,自5月1日起,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在原有201座24小时开放公厕的基础上,再增加徐州路公厕、商河路公厕、峰山路公厕等204座24小时开放公厕,其中市南区30座,市北区33座,李沧区30座,崂山区10座,城阳区16座,西海岸新区20座,即墨区20座,胶州市10座,平度市15座,莱西市20座。届时,全市24小时开放公厕将达到405座。
“公厕24小时开放”是青岛市城市管理局今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响应市民诉求,打造“方便、温馨之城”的一项重点工作。公厕24小时开放,从定时到全天候,不仅仅是时间的延长,还需要完善更多细节,为了更好地为市民、游客提供良好的如厕环境,市城市管理局出台了相关文件,制定了夜间公厕管理的一系列措施,公厕夜间开放并不是把门“一开了之”,后续的管理和服务也要跟得上,才是真正的便民、利民、服务于民。据悉,夜间开放的公厕在保证水、电正常供应,各类设施设备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公厕管理单位还要建立夜间巡查管理和保洁制度,排查防火、防滑、防爆等安全隐患,保证蹲(座)便器内无污物积存,确保公厕夜间开放时段安全有序运行。
同时,为了推动“智慧城管”建设,探索建立“智慧公厕”管理体系,并对24小时开放公厕夜间开放时段安全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各区市也将在夜间开放公厕的非隐私区域加装远程视频监控设备,并接入市级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线上监管。同时,呼吁广大市民和游客,夜间如厕时,请自觉爱护公厕内的公共设施设备和公共卫生,如厕后及时冲洗,节约用水,不乱吐乱扔、不乱刻乱画,文明如厕。(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媛 通讯员 宿栋方)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