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记者刚走进青岛市即墨区段泊岚镇西大于庄村制蜡艺人王际昌的作坊,就闻到一股清新的香气,十几个农民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里做出的蜡烛大小不一,大的有两斤六两,小的只有二两。对蜡上印着“家业兴隆,富贵满堂”、“财源茂盛,人寿年丰”等烫金祝福字体,看起来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春节临近,农民们也变得格外忙碌。西大于庄村的农民们手工制作的大红春节对蜡供应周边春节市场。传统手工制蜡技艺已在这里传承了数百年。如今,这个村每年冬天生产出80多吨蜡烛,高峰期一天生产1吨红蜡。一冬季就能收入100余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蜡烛村”。
今年53岁的王际昌世世代代做蜡,是名副其实的制蜡世家。传承手工制作春节对蜡近40年,一直坚守着这门技艺。他不再制作照明用的普通蜡烛,而是专做有着强烈地方风俗色彩的红对蜡。王际昌的制蜡作坊,一个冬季能生产80多吨的红对蜡,产品远销省内外,深受即墨本地以及菏泽、济宁、潍坊、烟台、威海等省内各地人民的喜爱。
王际昌说,一般从每年10月就开始制蜡,一直忙到农历小年前后,到了制蜡忙碌期一天可以生产一吨蜡烛,三四个月大约可以制作80多吨大红春节对蜡。“一个冬天,差不多毛收入能达到100多万元。”看着一支支制作成型的大红蜡烛,王际昌高兴地说。临近春节,有着悠久做蜡历史的西大于庄村也到了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节,高峰期一天生产1吨红蜡。王际昌说,制作好的春节对蜡根据客户的要求大小不一,一般来说上头粗下头细,直径从一厘米到六厘米不等,最大的一对蜡烛重2.6斤。另外根据不同人的需求,还有三色蜡、六角蜡等。
在胶东农村地区,每逢春节或是结婚等喜庆重要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对印着烫金大字的大红蜡烛,不仅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更蕴含了老百姓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依托传统,加上技术改新,如今的大红蜡烛在市场上销路越来越好,远销到整个山东地区。“今年销量比去年还要好,供不应求。”看着作坊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王际昌脸上挂满了笑容。
“今年红蜡价格还行,因为原料石蜡涨钱了,比去年一吨价格贵了不少,因为今年受疫情影响,还要主动给客户让利,都说生意难做,可是感觉蜡烛生意越来越好了。”王际昌笑着说,现在客户很多,每天发货特别忙,半夜三更去送货更是家常便饭,累并快乐着。(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晓帆 通讯员 张涛 德林)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