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老年期痴呆防治知识 专家呼吁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9-19 14:10:36

  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9月18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举办第22场“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聚焦老年期痴呆防治。伴随人口老龄化,老年期痴呆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发布会上多位医疗专家现场答疑,并呼吁提高公众科学认知,增强“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意识。

  何为老年期痴呆?专家回应,老年期痴呆是由脑部疾病导致的一组疾病概念,主要发生在60岁以后的老年人。老年期痴包含阿尔茨海默病、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病痴呆等多种疾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占比最大,约为60%—70%。阿尔茨海默病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临床前期脑内已经发生病理变化但无明显症状,因技术局限,早期诊断和筛查还存在一定困难;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期对于患者非常重要,此阶段病人会出现认知症状,干预得当病情可不再加重;痴呆期病理损伤明显,轻度阶段影响工作生活,中度阶段出现精神行为症状,重度阶段则需完全依赖照料。为此,专家呼吁,“做好早期防治,对老年人尤其老年期痴呆患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就如何早识别早就诊,专家指出了一系列早期信号。老年期痴呆最主要的早期表现之一是“忘事儿”,还可能会发现自己难以完成日常熟悉的例行事务。语言障碍也是一个比较显著的早期表现,患者经常会在交谈中途停顿,不知道如何继续,或者重复讲述,词汇量减少,有些特殊类型的老年期痴呆早期还会出现听理解障碍。此外,早期患者还在判断时间、空间结构、距离或识别颜色上出现困难,产生回避放弃工作聚会等社交退缩情况,情绪和性格还会发生明显改变,出现运动和睡眠障碍等问题。专家建议,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可到神经内科、老年病科或“记忆门诊”就诊,最好由熟悉情况的家人陪同,帮助医生更快、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病情、提供最合理的诊疗方案。

  专家将导致老年期痴呆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改变(年龄、遗传与家族史、基因、唐氏综合征等)与可改变(“三高”、缺乏运动、不良饮食等)两类。在可改变的系列危险因素上,专家提供了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措施。专家建议,要坚持规律运动,采用健脑饮食,保持大脑活跃,积极连接社会,定期体检管好慢病,告别烟酒坏习惯等。专家总结,预防老年期痴呆,让大脑这个“指挥官”工作得更久、更稳健,靠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越早越好,坚持越久越好。(文 陈天宇)

编辑:宋雯琪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