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黄河流域农业现代化实践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6-27 17:37:19

  近日,在滨州市博兴县的京博生态农业板块示范基地内,智能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间划出丰收的作业轨迹,紧随其后的全自动秸秆打捆机则将麦秸压缩成一个个整齐的“瑞士卷”。在科技赋能下,传统的农耕景象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数字赋能:重塑传统农业新范式

  在京博智慧农业示范区,数字化技术正深刻改变传统耕作模式。通过农业遥感监测系统与作物生长模型的深度融合,农田实现了水分、养分状况实时可视化呈现。依托应用农业大数据、作物生长模型、人工智能等数字农业技术,嫁接数字农业系统管理平台,并依托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智慧赋能让传统主粮生产焕发新生,稳住了产量“基本盘”,数千吨小麦颗粒归仓。

  循环经济:打通产业升级新实践

  在京博智慧农业示范区,田间产生的秸秆经过粉碎、发酵转化为食用菌培养基,菌渣再与畜禽粪便混合制成有机肥,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形成“种植—养殖—加工—还田”的闭环体系。按照不低于3方/亩的用量,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微生物菌剂活化+深耕改土”综合技术,有效改善贫瘠土壤,提升中低养分土壤的肥力,降低表层土壤盐分含量,促进土壤养分等级跃升。

  全链整合: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京博创新订单农业模式实现“一地双收”。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轮作种植,让土地实现全年高效利用,远超传统单一作物的种植收益,冻干后出口全球的菠菜、草莓,减肥减脂网红蔬菜羽衣甘蓝,食品大厂加工薯片用的马铃薯……这些经济作物都采用订单种植模式,从播种前便锁定了种植品种和收购商,预约采收后直接从田间地头运往加工工厂,充分释放土地的生产潜力。

  生态循环系统将农业生产、加工、能源利用有机衔接,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实现数字化联动,不仅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更构建起“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智慧治理模式。(文 宋梦)

编辑:宋雯琪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