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以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通过明晰产权、创新金融支持、优化经营模式,将林业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双赢的新路径。
在淄博市沂源县鲁村镇龙子峪村酥梨园,工作人员在进行夏季管护。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座荒山,2022年,沂源桃花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了这片山地,改造为酥梨园。2024年,企业想扩大种植规模,却遇到资金难题,一筹莫展时,林权融资政策给了他们解决方案。
作为鲁中的一道生态屏障,山东省沂源县拥有林地面积81万亩。为破解“资源富、变现难”的困局,沂源县在林权融资领域积极探索,针对流转期限5年以上的林地,规范经营权登记发证流程,推动抵押贷款业务开展,实现林业资源有效利用和增值。
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创新实施“公司运作+单体承包+村民入股”模式,将森林资源转化为致富资本。该村将2400亩林地等资产折股量化,成立淄博博山幽幽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统一运营森林康养、乡村旅游等项目。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中郝峪村党支部书记赵东强介绍,“按照村集体占股15%、113户村民占股85%的分配比例,对全村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所有村集体收入由股份制公司统一支配,全村实施公司化运营,统筹优化整合全村资源。”他说。
2024年,中郝峪村接待游客31万余人次,综合性收入突破42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03年的不足2000元跃升至6万元。(作者:朱晓光、孙晓、李俊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