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handong】东营河口区:从“小蓝莓”到“全产业链”带动乡村共富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5-08 13:47:25

  国际在线山东频道消息(记者 郭富莹):5月8日,由东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国际在线山东频道共同举办的“Hi,Shandong—机遇中国 慢游东营”海外媒体东营行活动走进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外媒记者们实地探访数智蓝莓“产业+研学”共富乡村项目,探寻从“小蓝莓”到“全产业链”带动乡村共富背后的故事。

义和镇蓝莓大棚内景 摄影 郭富莹

  近年来,河口区义和镇深化党建引领农村“三变”改革,整合下派帮扶、社会投资等3.7亿元,打造高效智能蓝莓全产业链,推动组织联强、资源联合、产业联兴。

外媒记者们实地探访数智蓝莓“产业+研学”共富乡村项目 摄影 郭富莹

  2024年,义和镇与佳沃集团达成合作,成立东营和莓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对31栋高温大棚进行了改造提升,通过“互联网+”智能系统,采用基质栽培、水体净化、智能控制、水肥一体等技术,栽植蓝莓4万余株,并全面克服当地盐碱地土壤、水源条件的束缚。

一串串圆润饱满的蓝莓挂满枝头 摄影 郭富莹

  走进义和镇的蓝莓大棚,一串串圆润饱满的蓝莓挂满枝头,当下正是蓝莓的采摘期。“目前主要种植了F6、L25、L11等新品种蓝莓4.3万株,产量达每天1000斤,时产时销,全部都能销售完毕。”东营和莓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

  为了有效破解蓝莓鲜果销售周期短的难题,义和镇还将计划建设冷库一座,利用冻干技术延长产品保质期,并实施果酒、果脯等农副产品开发及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全链条闭环。

外媒记者们走进蓝莓大棚采摘品尝蓝莓 摄影 郭富莹

  义和镇的蓝莓种植与销售也同步带动了周围村庄群众的就业增收。义和镇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集体经济组织”模式,带动群众参与蓝莓产业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蓝莓种植、管理及采摘工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目前,蓝莓产业增加就业岗位超过80个,人均月收入4000元左右。

  作为数智蓝莓“产业+研学”共富乡村项目中的重要一环,盐碱地农耕文化三产融合研学馆也已在义和镇现代农业设施产业园区落地建成。这座由玻璃温室大棚改建的研学馆,是集研学旅行、社会实践与多领域研学产品开发的一站式研学成长实践平台,不仅提供了果蔬采摘、农耕体验等传统农业活动,还融入了科普教育和智能化技术,成为当地青少年儿童研学旅行的理想场所。

外媒记者们在蓝莓大棚合影 摄影 郭富莹

  义和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苟炳祥在接受采访表示,未来,义和镇将依托蓝莓产业发展和销售网络的逐步完善,打造“义和庄”特色农产品品牌,引入知名电商团队,充分发挥辐射效应,助力梁家苹果、七顷葡萄、五一黄金桃、薄家冬枣等现有低效果园实现改造升级,推动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实现种植技术、产品质量和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推动林果业焕发新活力。

编辑:宋雯琪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