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营职业学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化新路径,聚焦打造“以河为媒,四海相约”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品牌,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弘扬黄河文化 展现国际风采
东营职业学院聚焦打造“以河为媒,四海相约”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品牌,创造性地实施“中文+技能+黄河文化”三位一体国际化合作模式。学院举办了教育部语合中心“汉语桥”线上组团项目,通过线上直播与在线教学相结合,为突尼斯、刚果等国家256名大学生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国剪纸、视频剪辑、传统建筑及武术表演等文化课程。学院还参与世界入海口城市合作发展大会、黄河文化交流论坛,承办国际青少年“黄河文化”交流营、国际青年交流大会等活动,与来自沿黄九省区高校的11个国家的84名国际青年留学生一起体验面塑、草编和齐笔等黄河文化非遗手作项目。此外,学院与俄罗斯阿尔梅季耶夫斯克国立石油学院学生在线举办“黄河文化论坛”。
国际学生体验中国书法 供图 东营市委宣传部
国际学生体验中国茶艺 供图 东营市委宣传部
聚焦中外合作办学 培育国际人才
东营职业学院与俄罗斯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联合开展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招收学生263人。学院通过借鉴国内外职教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探索并实践了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跨专业、跨理实、跨校企、跨学院、跨国境”的“五跨”培养模式。学院还引进了俄罗斯职业教育领域的优质教育资源和职教模式,更好地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加强访问交流 拓宽全球视野
东营职业学院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俄罗斯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等国(境)外57所高校和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组织361名干部教师代表赴海外高校及研究机构进行学术访问、科研合作和短期学习。学院还在德国、奥地利、英国、荷兰、俄罗斯、坦桑尼亚、乌干达、泰国等22个国家的高校和企业进行广泛交流,介绍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推广中国职业标准和课程,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聚焦职教扬帆出海 共筑国际桥梁
东营职业学院精准对接中石化胜利油建、科瑞集团等“走出去”企业,校企联合建设海外职业培训中心,实施“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学院与科瑞控股集团合作共建国际学院,“中文+职业技能”培训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线上线下累计完成境外员工培训668人次。学院与肯尼亚泰塔塔维塔大学共建了“中肯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在突尼斯莫娜斯提尔大学建设了东营职业学院海外分校,在泰国和马来西亚建设“班·墨学院”,参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外分院建设,参与中国(山东)-老挝职业教育共同体建设。学院还在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开发了10项国家职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并在泰国、突尼斯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国际职教平台上推广使用。《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成功入选突尼斯莫娜斯提尔大学的选修课程体系,实现了中国教育资源与当地学校专业知识体系的深度融合与互补,奏响了“职教出海”的新乐章。
东营职业学院通过开拓国际交流与合作空间、深挖资源、拓展渠道等措施,不仅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国职业教育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也为全球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文 张建立 林玉)